冬季因为气温降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缩,且易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问题。所以,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医院里心脑血管疾病的就诊患者就会急剧增多。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老病号”认为,去医院挂几天疏通血管的药物,就能安全度过冬天了。其实不然。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拥军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闫福岭指出:
“冲血管”这样的观点是很不科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在血管中就像自来水管的锈迹污垢一样,使血管变的狭窄、堵塞。目前,没有一种静脉注射的药物能像有些患者认为地洗掉污垢那样简单。何况动脉粥样硬化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病变,是长期积累所致,因此也不可能输几次液就能清除掉。
一般来说,静脉输液确实可以调节血液的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但是,脑血管病只有在发生血管痉挛时,也就是发病时,药物才能起到作用。如果没有发病,用药是不起作用的。而且,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输扩张血管的药物,反而会加重病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需要根据病因长期综合防治,光靠短期一两种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出血,最终出现常见的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而常规的输液是无法起到想象中那么大的预防作用的。即便输液有抗血栓、改善循环的作用,也是短期的,停止输液后这些作用很快会消失。
很多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长期大量输入药液,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增添肾衰风险。而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因为大量输液极易引起心衰发作,非常危险。此外,输液的风险还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尤其是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人们输液使用的一些药物都属于临床用药,不是保健品,只具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作用,不能想输就输。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预防,而目前营养学界和患者比较重视与认可的方式还是补充α-亚麻酸。因为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在被摄入体内之后,就会转变成DHA和EPA,DHA和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能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从而有效地降低血液中坏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α-亚麻酸中含有着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其主要就是通过与环氧化酶的结合,产生一种叫做依前列醇(PGI2)的物质,通过分解血小板的聚集和缠绕,促进血管收缩,来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从根本上来杜绝血液黏稠的发生。
另外,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纤维蛋白合成不仅会导致血液黏稠,血栓形成,而且还是恶性肿瘤的信号。α-亚麻酸不仅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还能够有效抑制纤维蛋白血症的发生,使血黏度明显降下来,从根本上防止血栓的发生,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燕园牌阿尔法亚麻酸不仅能够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它在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以及心脏病的发生上也有突出作用,而且是没有任何的副作用,是中老年人难得的养生保健品,被誉为“血液的清洁剂”,成为近年异军突起的血液保健新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