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灯塔守望者》有感

作者: 世涂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7-07-13 16:44 被阅读15次

《灯塔守望者》是描写亲情的韩国悲情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寡母的小儿子,因为父亲早逝,他从小性格十分软弱。母亲为了磨练他的意志,对他很冷漠,特别是对他哥哥总是欺负他持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使同样身为儿子的他非常气愤和不平。长大以后,他执意去了一个长年只有三四个工作人员守卫的遥远的孤岛,当了一名灯塔守望者。在他的心中已没有亲情。而事实上,母亲日夜思念着他。怕儿子寂寞,母亲托人带了一只叫欢欢的小狗到孤岛上陪伴儿子。后来母亲痴呆了,姐姐和哥哥用骗人的伎俩把痴呆的母亲送到了孤岛上。于是,主人公在日夜盼望送走母亲的心态下熬了近一年。虽然老人给他带来无数的麻烦,但母子之间的亲情得以重建。最后,在孤岛上只剩下儿子一个人守望灯塔遇到风暴的夜晚,痴呆的母亲竟然以病弱之躯爬到了几十米高的塔顶,坚持陪儿子两天两夜,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儿子。主人公瘫痪了,但是他拥有了母爱,比他前三十年拥有的多得多。

的确,生活中并不是像伦理观念中所陈述的那样,子女会感受和回报父母的恩惠。而常常是子女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抱怨父母。更多的是由习以为常到认为理所当然到浑然不觉。小说中的主人公开始是憎恨母亲的,直到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才体会到母子之间的亲情。那么现实中呢?我们独立的三口之家越来越多,我们缺少祖孙同堂的欢乐,缺少亲情。(我们有了孩子就没有了娘。)由此我想到人的责任感。我认为有情义的人才有责任感,只有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学生有感情了,才会有责任感。如果在世人面前是谦谦君子,而对亲人很冷漠的话,你就会变成一座孤岛。所以我认为小说中的孤岛是有深意的。主人公守望灯塔寓示着他还没有绝望,没有失去良心。他没有抛弃痴呆的母亲,重新收获了他原以为不存在的亲情。我很感动!在独生子女难以体会亲情的今天,身为老师我们要多看一些这样的书,也多介绍一些这样的书给孩子们看。让我们都在感受亲情的过程中培养对人生的责任感,也在负责任的过程中收获珍贵的亲情。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从小就和父母的感情深厚,很依恋父母,成年之后因为自己的不得意鲜有和父母团聚的时候,所以对亲情真是十分的饥渴。当我看到小说中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时,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然境遇完全不同,心境确是一样的悲哀。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因此也不宜把自己的观点说得特别的肯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总计1120字   秋彦 写于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相关文章

  • 读《灯塔守望者》有感

    《灯塔守望者》是描写亲情的韩国悲情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寡母的小儿子,因为父亲早逝,他从小性格十分软弱。母亲为...

  • 守望麦田,守望纯真

    守望麦田,守望纯真 ——读《麦田守望者》有感 文/张爱敏 天空,纯净的湛蓝色;麦田,绵延的金黄色;远方,一个守望者...

  •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勉强读完美国J.D.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真的想吐,文章里骂人的脏话成堆...

  • 守望麦田,心至所归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又是一整天,读完一本巨著——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麦田里的守望...

  • 教育、谁来守望?

    他的故事 从灯塔开始 灯塔守望者存在的惟一理由,就是为了点亮灯塔。即使明天死神降临,今天我也依然守候在这里。用我今...

  • 读《到灯塔去》有感

    读《到灯塔去》,其中感慨疏远的朋友。我能想象的是哈勃的红移,难道人生也是在膨胀,而不是随波逐流。 窗外,鸟在倾倒早...

  • 灯塔的守望者

    他不后悔 他守灯塔的原因是朋友对他说,帮我守着两个月吧,我会回来,然后朋友没有回来,有人说他死在了暴风雨,有人说他...

  • 灯塔——黑色守望者

    “原总监是谁?”高风说,他似乎对这类事情很感兴趣印天吞吞吐吐的说“是····是·····赵勇德”“什么”王小峰和高...

  • 安居士/海滨:海上灯塔

    海上灯塔 作者:安居士/海滨 爱铺天盖地而来 唤醒沉入梦中的大海 亿万吨液体站起来 井喷一样迸溅 淹没守望者的灯塔...

  • 安居士/海滨:海上灯塔

    海上灯塔 作者:安居士/海滨 爱铺天盖地而来 唤醒沉入梦中的大海 亿万吨液体站起来 井喷一样迸溅 淹没守望者的灯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灯塔守望者》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zw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