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奴”。在帝王时代,所谓国家是皇家的私产,和臣民无关。臣民都不过是奴才罢了。慈禧的名言“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听起来太荒唐,但符合当时的逻辑,没毛病。(请不要随意联想)
但是,当时困守扬州的南宋大将李庭芝却遇到了难题。原来南宋小皇帝和太皇太后已经投降元军,南宋已经灭亡。太皇太后派人前来宣诏,令李将军开城投降。他该怎么办?难道他可以向侵略者屈膝么?那死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但不屈膝就是抗旨,岂非死罪?扬州是皇帝的扬州,连他都不要了,李大将要为谁而战呢?名不正啊!
想必李庭芝心中还有更高的准则,他杀了钦差,拒绝投降。将扬州交给部下李焕之后,自己驰援泰州。殊料两城守将随即开门投降。于是他被俘,终于在叛将李焕的叫骂下被杀。但李焕是叛徒吗?好像很难说。他听从太皇太后的旨意行事,有什么错?这真让人迷惑了。忠臣,还是奸臣,到底如何界定?谁能说得清?
忽然想起孟子来了。他曾经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
至于象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真是太美妙了!)。
春秋后期,周王室衰败。原来神圣不可动摇的天——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身份,天下大乱,礼乐崩坏。孔夫子为之痛心疾首。现实已动摇了人们对于神圣天道的崇拜。另一方面,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一些学者提出要突出人的地位。比如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观点,强调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天”的地位已开始动摇。从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政思想,告诫统治者“爱民”、“利民”,轻徭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这标志着民本思想的形成。但是很遗憾,这不过是极少数学者的理想,也就是美好的幻想罢了,完全不可能实现。接下来的战国时期,更是天下大乱,不可收拾。
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封建制彻底破产,帝王专治取而代之。从此时起,孟子的民本思想更没有立足之地了。国家成了皇家私有,臣民变成了奴仆。知识分子“学得文武艺,售予帝王家”,没有其它出路。臣只为帝王效力,百姓死活和他们无关。帝王和贵族集团高高在上。故而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哀叹。百姓被看成狗,甚至蝼蚁,毫无价值,死不足惜。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是极有名的一句话,击中要害,振聋发聩,是谁说的?原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军水师和英国军舰对战。当清军军舰被击沉时,在岸上看热闹的民众爆发出欢呼来。这让英军统帅大惑不解,难道他们疯了吗?此时买办龚半伦说出此话(他一贯被看成叛徒,但此话揭示了实情。)。民众苦清久矣,现在终于看到一场好戏,让大家出一口恶气,怎不高兴?难道能责怪他们不爱国吗?本来这个国就不是他们的,而且还使劲压迫他们,他们的心中哪里有爱?只有仇恨!巴不得它赶快垮台!
经历了那么多朝代的帝王专治,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到了明末清初,古代民本思想又开始抬头。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治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指责君主制度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把天下当作私产,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的责任就在于“以天下万民为事”。这种社会正治思想是进步的,可以看作是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
在帝王专治统治下,一旦帝王垮台,必天下大乱,百姓如一盘散沙,没人能够逃脱战乱的荼毒。平静过渡交接绝无可能。难道还能让这样的制度继续下去吗?
为谁而战?如此的艰难的问题,本来就不该存在!扬州的百姓何辜?谁为他们着想?依我看,本来,李庭芝就不该为皇上死守(也守不住),而应该向元军提出条件,要保证百姓的安全。如果元军答应,就开门。如果不答应?反正是死,那就与城共存亡。
皇上和民众,照今天的话来说,根本就不是利益共同体。何苦为了忠君报国的虚名,臣民要白白牺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