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很喜欢和父母一起去田里种稻谷,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水可玩,那是农人家孩子的天性。
那时候四月初,午时饭后,我和父母就赶着我家那条“小黑玉”漫漫地前往我家的田地。一路上还会遇到放猪放羊的大伯,或者是上山砍柴的二佬,当然也会有和我们一样去种稻谷的啊叔。路上我家那头牛可一点也不安分,因为土路两旁都是一些灌木杂草,也就是它的食物。它时常拉长脖子,然后伸出舌头去卷住一把木叶,最后送往嘴巴里。老牛上下牙一磨一扭的,嘴里的沫渍还会沾在下巴,或者溅到土路上。
因为老牛的贪吃大大影响了我们的行路速度,父亲就用鞭绳抽打它的屁股,尽管父亲很用力,可老牛皮糙肉厚,打不进去一点。没办法,父亲只能用手牵起牛鼻圈;这下老牛就乖巧多了,再也不敢扭头了,只能父亲牵到哪,它就得走到哪。好久以后,我问父亲为什么给牛通了鼻圈,它就乖多了呢?父亲说老牛的鼻子细皮嫩肉的,你一拉它就会疼,这样它就不得不和你走了……
走着走着,潺潺的小溪声就传入了我的耳朵,那是即将到达目的地的信号。我加快脚步,走过陡峭的下坡,穿过小树林,一大片梯田就映入眼帘了。
从上面看下去,梯田就好像一把又大又厚的粽叶扇,走进一看,扇叶还分层,而且是一层接着一层,从最下面的河谷边连到半山坡。听妈妈说最下边临小河的田是最肥的,那里曾经有人种过西瓜。一听到西瓜,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致,连忙追问妈妈现在还有吗?妈妈说没有了……
我家的田大概在扇子的中间。到了我家田地之后,父亲把牛栓在了路边一颗树下,那老牛东张西望,似乎又在寻找美食;母亲去放水了,她要把水放到田里,把土泡松了,等下父亲就好耙了。我就在田间地头乱蹿,从我家田蹿到别家田,有的田已经撒好了谷种,这样的田我不敢去,因为田埂容易塌,如果踩塌了,我家的还好,就挨妈妈的一顿骂,要是别人家,后果不堪设想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