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后的第三天,下雪天的啤酒炸鸡,打雪仗,堆雪人,各种仪式感让本来普通的下雪天有了不同的意义。
东北孩子对雪已经司空见惯,但还是会惊喜每下雪天。记得小时候数学课,刚学统计的时候,统计班上每个人喜欢什么季节,当时大多数人都喜欢冬天,或者说大家的记忆里只有冬天和其他这两个季节。小时候做诸如此类的统计题,选的人最多的选项,每个人会欢呼庆祝,好像赢了什么东西一样,但赢了什么呢,啥也没有。后来我们都认同一个普适的价值观,那些人只是不同,而不是大多数就是最好的。再后来,我们受个性教育的影响,都立志做不一样的烟火就是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还有人为了反对而反对。比如审美,小时候审美很多元,西游记的老妖魔,大明湖畔夏雨荷都是美女,现在好像审美有了大纲一样的统一,但是又非得说完之后但是表转折,显示你的不同。小时候统一的统一,现在统一的反对本质也没什么区别。
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概初中到高中吧,对于下雪天打雪仗,堆雪人这些事鄙视的不行,觉得小孩子真幼稚,读了大学之后,反倒强行地加入这些项目。小时候和喝AD钙,长大后依然喜欢AD钙,并且爱的更明目张胆。小时候回答问题好像都有一种标准答案,虽然不见得那是真实的想法,但是老师家长都更爱听到,因为小孩子都知道那样有糖吃,反倒是长大之后,开始表达真的意愿,也开始真正追求那些仪式感的东西。所以长大了,我们才拥有了童真。
下雪天难道不应该窝在屋子里,喝奶茶看剧或者出去打雪仗吗,但总会有人说“不就下个雪吗,至于吗”。类似的语句结构总会出现在你想追求某种仪式感的时候。这个时候总是想送他几个字“要你管”,但是这三个字就是没说出口,因为我怂啊。(好吧,我经常是能说出口的)但总有一些事,在很多次之后,还是会有人对你进行评价。
对于身边的聒噪,可能就是没办法消失,也没办法屏蔽。但是努力去做一个浪漫的人,对世界保持好奇,但别被它轻易改变。
这次真的最后了,把微热的脸颊,埋在积雪里一般,就这样恋爱一下看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