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闺蜜跟我说:“知道吗?现在结婚登记都不用户口本了,拿个身份证就能登记,是不是有点太随便?”
我笑道:“听说有一段时间了,网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你才知道?”
闺蜜很担心的样子,我们都有女儿,理解她的心情,“国家要的是结婚数量的增加,人口的增长;作为父母咱需要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保持清醒;作为进入婚龄的孩子要的是,不被爱情冲昏了头脑。”
旁边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同事说:“如今出生率太低,国家出此政策,也算是迫不得已,可是专家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养孩子成本太高,越这样,活得通透、自我的年轻人,越不愿意生孩子,不愿意结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结婚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体现生命价值,可不是为了生孩子。”
“你不是年轻人?你不是也结婚生孩子了吗?”我们打趣他。
男同事叹口气,带着几分无奈笑着说:“唉,已经后悔了!我在同龄人里面算听话的,听父母的话回了小城,听父母的话找一个差不多的人结婚、生孩子,一切都为了父母高兴,媳妇儿开心,孩子幸福,活得多累,我也有女儿,将来我一定不逼女儿守在我身边,不催女儿结婚。”
他一番话让我们几个中年人无语,我们这一代是跟着“规律”走的一代,在身不由己中、在周围的眼光注视下、在父母的“好意”催促之间,理所当然的步入婚姻,顺理成章的生儿育女,从来没有想过,婚姻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养儿育女会得到什么。
婚姻的围城里,可能也有过激情、爱情都已经转化为了亲情;婚姻生活中,也曾有过争吵,有过不愉快,可谁也没有想过要逃离;婚姻成就了彼此的内心稳定,也成就了儿女的健康快乐,牵手一起走,相扶相携相伴;婚姻生活中家务彼此分担,儿女共同教育,跟孩子一起成长。用闺蜜那句话说,稀里糊涂就结婚了,啥都不懂就生儿育女,懵懵懂懂就过了几十年。
如今的年轻人考虑的是我为什么要迁就别人?前段时间有个女同事向我吐槽,她催促工作两年的女儿,趁着年华正好找个般配的男孩子,她的女儿问一向朴素、顾家的她,“妈,婚姻给您带来了什么?您想过没有,如果不结婚,您生活得多幸福?自己赚的钱自己花,不用伺候我和爸爸,没有婆家一堆七大姑八大姨,不用应酬那些无关紧要的人……”
女同事哭笑不得,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无形中给女儿做了“反面教材”;自己对家庭的奉献,竟让女儿感到恐惧。对她而言,我们这些同龄人不都是这样过得,谁的工作轻松,谁就多做一些家务,为了家庭总有一个人会承担多一些。
现在的男孩子也活得“明白”,另一个同事读医学研究生的儿子,两年前就跟母亲打招呼:“将来自己赚钱自己花,不想去取悦别人,闷了,我就养只狗,妈,以后别催我结婚。”把整天喜欢给别人说媒的她整无语了。
有的人说,从小被照顾的一代人,都活得很自我,不愿意付出时间和情感;有的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活得明白,我们这几十年活得的确不值,人家才是人间清醒。
七零后、八零后的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变革,心中早已波澜不惊,社会在变,人也在变,我们还是信奉:顺其自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95807/10f850d5c9e4bb9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