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胜而和是上策

胜而和是上策

作者: Hello清浅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0-05 21:15 被阅读0次

唐高祖武德五年,八月己未日,突厥可汗颉利率领十五万骑兵,由雁门侵犯并州,又分兵劫掠原州。

高祖与群臣商议说:现在突厥犯边,本该与他作战,但他又遣使来讲和,似乎又该与他讲和,讲和与作战这两件事,哪一件对我们更好?

太常卿郑元琦说:‘作战难免折损人马,就算胜了,双方的仇恨也会越结越深,不如休兵讲和。”

中书令封德彝说:‘讲和固然好,但必须先战而后才能讲和,这是因为突厥贪婪、彪焊、好斗,就像狗遇上羊一样,他们自恃兵强马壮,轻视我中国,所以屡次前来侵犯,如果不与他一战就讲和,会显得我们怯弱,不敢与他厮杀,以后他就会越来越肆无忌惮,今天讲和了离开了,明天又会来侵犯,边患何时可以平息?我以为应该乘此机会出兵反击,他们骄横,我们奋发图强,兵法上骄兵必败,我们必胜,此后他们必然惧怕我国,不敢轻视,然后再与他讲和,他们既畏惧我军的威势,又感念和好的恩德,恩威并济,这样和平才能长久。”

高祖听从封德彝的建议,派兵出击,后来唐兵连破突厥,然后派遣郑元琦前往突厥责备颉利背负盟约,并与他们讲和。

一般来说,不战而求和,则主动权在对方手里,战胜以后求和,则主动权在我手里,要致人而不致于人,要使主动权操在我手里。因为战胜的威势,可以坚固他们求和之心,他们的求和,也可以使我们有时间整修武备,抵御外敌的策略没有比这更好的,负责处理边疆事务的人也应当深知这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胜而和是上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ip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