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书虫 百家悦读
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不要轻易打开《巨人的陨落》,因为你很可能会爱不释手,你可能会坐过站,错过会议,乃至忘记一个重要的约会;你甚至会忘记质疑,这本书的名字是否贴切?谁是巨人?陨落意味着什么?随之崛起的力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终极角色到底是什么?
全书像极了一个要素齐全,甚至是写好了分镜头的剧本,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作者完全忠实于一部小说的写法,只是通过他的生花妙笔给了读者穿越历史的镜头感。他把一战时期英、法、德、俄,美等国社会面貌做了惊人的艺术提炼,以六个家族的命运撑起宏大叙事,简则一日千里,繁则纤毫毕现。读第二遍时,你可以在脑海中去构建这些画面,像看一部VR电影那样让自己置身其中。
你可以目击惊心动魄的逃亡;命悬一线的矿难;数场机锋毕现的谈判;残酷又有些滑稽的战争;金碧辉煌的贵族宴请;混乱中发生,毫无征兆的革命;你随着主人公思念、恐惧、充满诚意的忏悔,当然,也可能沉浸于情爱的巨大狂欢。如果你不愿受追剧之累,想一气呵成地享受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那就索性花上一天一夜吧。
这部所谓的历史通俗小说,给我们展现了100年前真实而复杂的社会图景,一战直接夺走1000万人的生命,颠覆了老牌帝国主义掌控的世界秩序,平民在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努力摆脱被政治的奴役,其影响之深远难以尽数。想必这也正是作者命名此书的用意。
莫测的战争:
崛起的德国正在加速追赶当时的日不落大英帝国,一场精心策划的刺杀出现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原来半遮半掩的角力变成了嗜血的剑拔弩张。
狡猾的英国,野心的德国,耻辱的法国,混乱的俄国,幸运的美国,依次卷入巨大的战争搅拌机,改变着对手,改变着盟友,也改变着自己的未来。
英国人在索姆河战役中惨败,居然有三分之一没有爆炸的炸弹被英军倾泻在战场上,德国人优质的工事像坚硬的壳子暂时藏起锋芒,当老爷作风的英国军官让士兵发起胜利的冲锋时,你已经分不清这是英国人的自杀和还是德国人的屠杀。
阵地战,间谍战,匆匆奔赴战场的年轻人,发动战争的那些傲慢无知的权贵,历史既然忠实地纪录了这一切,作者能做的最好选择也是忠于历史。
军事素养的强大优势让德国人在战争初期斩获颇丰,但漫长的供给线很快就透支了德国的国力,威廉二世那时并没有意识到,对战争的狂热会葬送了德国在经济上称霸的机会,其实在不久之后的二战中,德国的比较优势远不如一战时明显。一句题外话:历史虽然无法假设,但如果德国的统治阶级不选择发动战争,德国的国力现在会是什么水平?如果被凯恩斯诟病的《凡尔赛条约》不是那么苛刻,欧洲社会今天又会是什么样?
人性的复杂:
作者用匠心的构思把几个家族的命运构建在那个巨变的年代,用丰满生动的人物,精致起伏的情节,让你深陷于一个个迷人的故事当中。
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
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
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
巨人的陨落:于无声处听惊雷 《巨人的陨落》人物关系图
转载自:豆瓣读书 向日葵
你可以看到从俄国社会底层蜕变为黑社会头子的列夫,他的叛逆,狡诈,贪婪,也有对女儿深深的爱。
你可以看到女权领袖艾瑟尔年轻时的放纵,天真,成熟后的持重,独立。
你可以看到贵族菲茨在爱情中的自私,怯懦,也有在战争中的勇气,担当。当然,教堂里忏悔的那一幕,折射出巨大的人性之光。
你可以看到德国外交官沃尔特的机智和严谨,他成功贿赂列宁发动布尔什维克终止了俄国对德的作战,但他终究无法改变自己的祖国在这场非正义战争中的命运。
你可以看到法国贵族勋爵茉黛,在面对爱人时的无畏,这种无谓让他和沃尔特可以让爱情穿越战争的死亡威胁,家族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她甚至可以为爱人,甘愿去做一个酒吧女糊口。
作者似乎尤其偏爱格雷戈里,你看,他和兄弟目睹自己的父亲被杀,被兄弟顶包差点儿丧命在沙俄警察铁锤之下,被迫应征入伍差点儿死在战场,侥幸回国参与了十月革命,后来成为布尔什维克的高级官员,他的爱情更加离奇,就不剧透了,总之,如果单拍一部什么叫做格雷戈里的作品,素材已经足够丰富了。
不得不说的是,作者对小人物的塑造比那些政治家更丰满,更成功。他们代表的平民力量也对抗着压迫和奴役,坚强地支撑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崛起。
丰富的细节:
这部作品里,作者仿佛是个历史的亲历者,把他感受过的一切如数家珍般呈现,遗憾的是主要人物中缺少一个巨贾或者是金融家。战争背后的商业金融视角显得有些轻描淡写,除了对战后德国惊人通胀率和俄国食物匮乏的描写,在全书中看不到太多的经济图景。
不过,通过比利和爱瑟尔、格雷戈里和列夫,这对写底层年轻人在不同国家的经历和遭遇,各国的经济发展对比倒也很自然地呈现了出来。当格雷戈里和其他战友潜伏进德国境内,他们惊异的发现,在德国,猪都比他们住的好,因为它们有石头盖的房子;而在布法罗,列夫独自租住的有自来水和点灯的套间只是当地最普通的房子,在他的家乡彼得堡,这样的房子里至少要挤进十几个人。
战争的本质是打钞票,其实通过主人公的这种亲身体验中,读者是完全可以意识到:沙俄在战争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实际上,《巨人的陨落》里充满丰富的细节,提高了信息量,给了读者感知彼时社会的触角。
少年矿工比利,父亲送给他的铁钉其实就是最宝贵的井下生存经验。透过比利的视角,我们还意外发现在战争酝酿阶段,劳工的权益至少在法律上是得到了很多保护的,比如,煤矿的助理办公室外面有呼吸器。井下需要安装风向可逆的风扇,这些强制措施,在1911年颁布的煤矿法中都有规定。当然,资本家往往只会放些空柜子当摆设。
艾瑟尔,她的作文《我的小镇或小村》在《南威尔士回声报》举办的比赛上获一等奖。这就为她成为贵族菲茨赫伯特伯爵的管家和后来的报纸总编辑埋下了伏笔。
那个在战后的寒风里卖笑的9岁俄国女孩儿,算是对俄国腐朽政治有力鞭挞了吧?
列宁回到俄国后揭露临时政府的演讲,展露着一个政治家的野心。残暴的沙皇警察平斯基投机地追随在斯大林身边,这样的细节不正预示着十月革命之后社会的动荡不安吗?
很好奇作者在后续作品中是否描述了列宁和斯大林的交往细节,坦率说,作者的笔下对这两个共产主义的领袖没有太多好感。比如其中描写了沃尔特代表德国政府对列宁的收买,这个描写能被忠实保留在中译本里还是颇为意外。
贵族子弟和平民的后代在战场上绞杀在一起,某种意义上这是那个阶层的光荣传统,贵族除了享受丰厚的赏赐也必须尽到对自己的义务。
作者写当时煤炭工业造成的污染,借助了一个贵族的住所加以描述:迎接英王乔治五世的,是这个年轻伯爵的别墅,“泰-格温”是威尔士语,意思是白色的房子,但现在这个名字是种讽刺。这个有着两百间客房的别墅,任何东西上都覆盖了一层煤灰,一度洁白的石块现在已经成了灰黑色,女士们不小心蹭到墙壁,衣裙就会染上污渍。三百多亩的花园里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看罢此景,煤矿产区底层百姓的生活状况,读者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这部作品如果拍成影剧(据说美国ABC广播公司正准备这么干)会省去剧务很多烦恼,书中对当时人们各个阶层喜欢的品牌和生活用品都有恰当的交待。在某些场景,作者在这方面的用笔不厌其烦,他为此书所做的两年图书馆馆读变成了历史爱好者的福利。
福莱特瘦了36斤肉,用60万朴实的文字,把书中个人的命运交错在历史的巨大转折中,写尽十年铅华。你可以看到真实的十月革命,可以看到英国社会主义者们推动了同工同酬、八小时工作制、养老金这些已经深刻影响社会一百年的社会制度缘起,看到女权主义如何影响世界。在他的笔下,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命运同样刻画得荡气回肠。是的,一个人终会遇到另一个人,一个新世界终会带走旧世界。有些生命一旦发轫生长,没有结果就注定不会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