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决定来个乌镇一日游。我想跟团去,陌生的地方转车来去麻烦,孩子不愿意就作罢。
高铁去桐乡很快,二十分钟多一点就到了,下车就看见有公交到乌镇,我想当然以为是两点间的公交,谁知一路都停,到了乌镇汽车站还得换车去乌镇。三十公里花了一个半小时。
扫码买票要填很多信息,去窗口买票什么都不用看就买了。
大门口看见许多导游带着一拨拨的大爷大妈,人真的很多,工作人员说这不是旺季,旺季是寒暑假,家长带着孩子来,虽然很冷很热,挡不住家长的热情。
我们听了工作人员的建议,先去了东栅。刚进去,就看见游船,买票上了游船。这大概就是乌篷船了,橹一下一下划着水,船轻轻摇晃又稳稳前进。东栅的水不清,呈灰绿色。水道很窄,两边的的水上人家都还保持着以前的面貌,容易让人怀旧。
我说这里很好,生在福地天赐饭。这里的工作人员应该是本地人,想我们的父母一辈子侍弄土地,早些年一直羡慕公家人。
摇橹的说,他一趟收入就是十八块,不论船上几个人。景区常年开放,收入还是不错的,但是和我想的工作人员有区别。
船是单程的,下了船,我们沿着石板路胡乱走,穿巷穿桥。一些小巷子很窄,小门洞开,门后人家不是人家的摆设,有的是个店铺,有的只是摆了一点东西卖小饰品小食品的。
水道纵横交错,小桥四通八达。
水边的房子,一边临水的房子是背水的,留下的是背影,一面面小窗一面面墙,另一面是石板路,临水是石栏杆,有的是店家设有小座卖饮料小吃,也有石板供人小憩。
石拱桥都高高拱起,桥影在水波里形成了一个圆。不少穿汉服的少女在桥上斜签坐着,绢扇半遮面,被人指示凝视某处,微抬下巴,在水中的倒影真美。三五步就遇见美少女款款而来,发现不少人是请专人跟拍的。
午后的阳光在石板路上发出了威力,有些热了。想想她们穿得极美,衣袂飘飘,但是里外几层,头上都顶着厚厚长长的假发,还有的顶着个硕大的花冠,美,也是有代价的。
无意中遇见了茅盾纪念馆,既来之,就进去走了走。茅盾先生,还是以前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他的作品《白杨礼赞》,熟悉点有几部,大概也就是《春蚕》最熟悉,其他知道书名,接触不多。
这几年,托茅盾老先生的福,他设的文学奖让许多好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老先生的家保存较好,这里都是木质的房子木制的家具,还有大户人家的威严和幽幽的书香门第气息。
走出故乡的人无论走多远,就像那个乌篷船,又悄悄摇回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