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新的一周了,上一周的坚持还不错。不管怎样,我已经开始坚持每天对生活的认真感知和体验,并记录下来了。想象若干年后,再次翻开,我想一定是一本可以送给自己的,堆满时光记忆的厚重礼物。
在家务中的女人,无疑都是琐事缠身的,几乎没有空隙去照顾自己,更别说去发展自己了。而特别是有孩子的妈妈,大多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常常感到孩子的需求,已经把我的精力时间瓜分殆尽。每晚哄娃睡觉,其实最先睡着的往往是自己,因为自己实在是太累了。
昨天傍晚去外面吃的饭,女儿因为没有睡觉,回家的路上她眯着了,于是昨晚11点多她才肯睡觉,说是要和我俩聊天。于是我在看《平凡的世界》,她就在我跟前扯着纸巾玩。就这样一到夜里11:00,我再次哄她睡觉,没过一会儿她就睡着了。而今天早晨我也按时起床,给儿子准备早餐,好让他有饱满的精神迎接新的一周。
匆忙整理完厨房 ,把一大堆脏衣服丢进洗衣机,再整理好书房,趁女儿没睡醒之前我才有机会来到自己的天地里,然后又开始了和自己的对话。
今天蹦到脑海的唯一个念头是,我如果想要成就点自己的什么,或者积累一份可以长期做的事业基础,我必须摒弃掉一切生命和生活中的琐碎事件,不然时光一年年老去,我的智慧却没有丝毫长进。
除了打扫卫生、清洗衣服、整理空间、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娱乐,这些都是必要做的事件之外,每天要系统有规律而高效地完成。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切分自己和女儿、儿子的生活、娱乐和学习时间,争取让自己的个人时间能充裕点。除此之外,我觉得真的没必要在无效的社交上再费口舌了,因为会逐渐意识到和很多人既不同频,认知也不在一个层次,要么自己觉得费力不舒服,要么他人觉得不舒服,所以干脆屏蔽一切认为不太适合与自己的社交。
除此之外,当然也要少和家人发生冲突,少情绪波动,修炼自己的淡定和稳定的情绪能力,不再和家人就一点小事伤和气,或者就孩子一个小毛病浪费时间唠叨太多了。因为这些都是极其消耗能量的,往往过后有气无力,还像大病一场。就像昨天先生骂孩子吃东西不会吃,浪费之类的,我就对先生说,他可以心平气和地看着他吃完,何必动这么大气,这样最终难受的是自己。他虽然没有和我直接争辩什么,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和情绪上很受不了,因为他的生气点往往很低,很容易吼叫动怒。
其实,我有段时间也如此,但现在我觉得我要克服自己的感性,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毕竟情绪稳定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能力。所以现在我每天会看下书桌附近的“莫生气”,慢慢潜意识也能调动自己的情绪朝着平和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样的正能量才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能量。
一家人相处,没有其他窍门,学会好好说话,心平气和地沟通,是铁律。
谈到细枝末节,在家的这几年,我和很多宝妈一样深陷在各种事务的琐碎里,几乎没有时间给到自己去提升专长。打扫整理空间和照顾孩子,基本用去了我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还有三分之一可以睡觉的,真正用来学习的时间极其有限。但如果我的学习的意识足够强,每天挤点,还是能挤出点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来的。就像这几日,虽然无法做到每天定时记录写东西,但至少每天挤出点时间来做这件事了,我也感觉自己在昨日的基础上进步了。
白天还有家务等着我干,不过这也不影响我想要继续争取更多个人时间的心。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样絮絮叨叨地聊生活,谈人生,也许没有啥养分,但足以让我能在浮华的当下,对抗易逝的时间。这些零散的文字记忆,虽然只属于自己,但也是属于每一个深陷琐碎里的人。
不论如何,我今天彻底意识到琐碎会占据自己大半时间,比如我女儿一醒,我这篇稿子就搁浅了,此时差不多上午8:30。等我再次回到桌面前,已经是上午近11:30了。过去三个小时干了些什么,无非就是给女儿穿衣、洗脸,整理下家里的过期食品,打扫阳台的卫生,洗了两大洗衣机的衣服和毛巾,并送到楼顶去晒,然后炖了下橙子和梨子水,一眨眼就快中午了。
这个时候,先生带着女儿去骑行,我才有空继续来碎碎念。杨绛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现在也是这样的心态,年纪越大,越感觉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优雅的黄金心态。
先生常说,我们要换个房子,换个社区,换种氛围,不太喜欢现在这个社区小区的氛围。我就对他说,日子是自己的,关上门过日子休管其他吧。在我的心里,如果老觉得是环境的问题,那更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把自己的家收拾舒服,在我看来比啥都重要,而不只是期望外界舒服。我打算最近好好给儿子说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为儿子也常常把自己的书桌附近弄得凌乱不堪,而从来不去整理和清洁。
前几天,小区的几个阿姨和清洁工阿姨因为几个纸板,竟然吵起来了,那声音刺耳而难听。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很难做到遗世而独立,因为人类就是一个群居族群,自古以来都是。特别是我们有孩子有家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秩序里成长、发展和适应或改变。当然,我很向往有些作家可以长居在一座岛屿上创作;或者很羡慕有些隐居人间的作家,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里,永远只和自己的灵魂一起呆着。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不是不该走进这样世俗的生活之中,不仅不善于处理很多关系,很多时候在身边也找不到同类。
好在一切事在人为,慢慢地我开始适应了并创造了一种在人群里相对独立的生活模式,比如在家中构建一处自己可以静下来心来,静静只和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共处的空间。在陪伴家人的时候,我会转换到另一个时空或状态。我最近在心里体验“静”的力量,深觉静水流深,静能生慧。
即便昨晚世界杯开幕,今天先生也在电视里放着开幕式的精彩画面,我仍然没有觉得自己非要投入精力去凑热闹的心情。很多人开始刷屏世界杯,晒看世界杯的饮食清单或画面,在我看来人类的跟风心理和行为实在是太普遍了,而我宁可被遗忘被孤立,也不愿意卷入到这样的全民关注的事件中。
最后,我还是用杨绛的话,来结束与自己的对话。“愿我们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少些期盼、多些宽容,宠辱不惊、去留无碍,微笑向前......”这些,也许是品质生活的最佳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