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安乐传》正在热播,这部剧改编自星零原著《帝皇书》。虽然原著的人物刻画有血有肉,但剧版的改编却差强人意,很多主角的高光名场面被改得面目全非。不过单论男女主感情线,能于细水流长处看到情深不渝。看过原著,再结合两位主演的演绎,其实能发现韩烨的爱是细腻又深沉。
“甜”在承诺成真
太祖的一道圣旨,靖安候之女就成了大靖太子的准太子妃。韩烨幼年时遇到的帝梓元洒脱恣意,棋艺超绝,与宫里吟风弄月的女人很不一样。情窦初开之时遇到的这样一个惊才艳绝的人,成了他心口的朱砂痣。所以帝家覆灭后,他私自用太祖的圣旨保下帝梓元的性命,并承诺要护她一世。并且在后来他顶着皇帝和太后的压力,十年不改诺言,可见他守信与重诺。
十年后皇帝以帝梓元改名下山的圣旨试探,韩烨的第一反应是帝梓元会抗旨。他眼中的帝梓元有着铮铮傲骨,绝不会对刻意的羞辱轻易低头。帝承恩下山后,虽然所有人都告诉他,帝梓元变了;虽然他已经对任安乐动心,可他仍然要娶她为太子妃,因为这是他十年前许下的承诺。后来他从细枝末节处发觉真正的帝梓元是任安乐,他的反应就很奇妙。他既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庆幸,庆幸帝梓元本性仍然潇洒恣意,又感到无可奈何,因为帝梓元的归来,他们必定站在对立面。
落入化缘山谷的日子,是他们抛却所有过的最为轻松惬意的时候。韩烨放下了身份,而帝梓元暂时忘记了仇恨。他们如同寻常男女,不问世事,不彼此点破,极限拉扯。韩烨也说出那句经典台词:“我曾经对一名叫做任安乐的女子动过心,但我这一世都会护着帝梓元。”这同样是原著里,女主心动的名场面。
仅凭感觉走,韩烨也喜欢上了那个对的人。有一种很中肯的说法,如果帝梓元是在玳山上被囚禁十年的帝梓元,韩烨的喜欢是带着愧疚的,而任安乐的出现让韩烨动心,恰恰让观众们明白,韩烨的喜欢就只是凭心而动的喜欢,不掺杂任何情绪。
其实是少年慕艾也好,还是日久生情也罢,韩烨至始至终都只求一个帝梓元。而他最后因为情意和责任,用自己的性命化解死局。意气风发的大靖太子最后武功尽失,双目失明,一身寥落,他用惨烈的代价兑现了诺言。
“刀”在立场难分
剧的最大虐点是建立在君臣立场上的家仇国恨。韩家因为权势害得帝家几乎全族皆灭,当然幼年的韩烨并没有能力查明内幕,他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帝梓元心中也清楚,他无辜,因为她利用了他,而他对内幕毫不知情;但他也不无辜,因为他作为储君必定要踩着八万帝家军的尸骨坐上皇位。两人之间永远隔着八万人的性命,隔着尸山血海。尽管韩烨一直在为帝家覆灭一事愧疚,竭力弥补,却不能改变帝韩两家已为仇敌的事实。
对韩烨来说,一边是敬重的父亲,一边是心爱之人。一边是君王的猜忌,一边是已经被辜负一次的忠臣。他作为储君,刚正耿直,绝不会因为一方而伤害另一方。于是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皇帝不肯为帝家灭门的错误低头,帝梓元也不能原谅皇帝过河拆桥的卑劣行径。
两相僵持之下,出现了一个出征北秦契机。帝韩暂时握手言和抵御外敌,随着帝梓元出征以来的声望越来越高,皇帝的杀心也越来越重。韩烨以身入局,以命换命,直到坠崖前他还庆幸不是梓元经受这些。最后,在立场不同的情况下,他仍然护住了帝梓元。
作者:浮白,入骨影评团队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