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作者: 黑茉阿嘎吉乐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23:48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去石卡雪山,是2015年的12月底。人烟稀少,从山脚到山顶,一路几乎只有我一人。记得风很大,寒风嗖嗖,我大概在山顶呆了一两个小时,又一个人坐在山顶那个休息站里喝了杯热饮。那时候想了些什么呢?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一次出行,是因为太累,所以才想去放放风。如果不是自己心里想要同行的人,我宁愿独行,所以就自己去了。如今想想,其实工作以外,我也是特别任性随意的人啊!

跳出工作,我只听我的心。

回顾几张那年去的图片。我只有手机。自从2014年,把舅舅给的单反丢在珠海渔女像旁边,就没再想过要拿相机。我爱图片,爱欣赏大片,可是我还没到非要自己去拍大片的地步。手机里的图片,能让我勾起那时那地的所有回忆,就够了。

是站在哪个角度拍的?不记得了。只记得有风,有阳光,一个人对着远处的很多的雪山发了很久的呆。。。。。。 和上一张的角度有所不同

                                                       

山顶的尼玛堆和经幡。。。。。。就这么站在那里吹了好一会儿风

这一次,有我的宝贝,还有大舅妈和小羽,我们四人同行。

石卡雪山已不叫石卡雪山,叫蓝月谷景区,也叫石卡财神山。

景区总图。小贴士:最少提前30分钟网上订票,票价近乎低着一半。

夏天的香格里拉是旅游的旺季。

但,人真的还是很少。

坐缆车也完全不用排队。松松散散的节奏,太合我们的心意了。

在山脚时,就忽雨忽停。我们拿好票,坐进缆车,又开始飘起了小雨。

一路沿山脉往上,雨一度大起来。

这种松果很特别,一开始,我以为是小鸟在树梢休息 图片看不出雨,但其实一直在下。喜欢这些一层层的“蛋糕树”,很好看。 慢慢接近山顶 回望不远处的香格里拉城 继续往上 雨,一直下。。。。。气氛呢?非常融洽。。。。哈哈!这一刻,电脑前,我哼起了张宇的《雨一直下》,是不是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龄呢。。。。。 接近山顶 下缆车的时候,雨太大,我们在山顶的中转小屋里坐了好一会儿,雨势渐小,就迫不及待钻出去了。。。。小巴西和他小羽姑姑分别走了两边的路,我和舅妈各自跟上自己孩子的脚步。小巴西贴心地主动承担起了背包的活儿,妈妈我心里一阵甜蜜。 哈哈!莫非是打定了包包里的东西的主意么。。。。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五六个小年轻从身后走来,无意间照下一张。画面很美,没舍得删。 一阵清风过,笼罩在山顶的云彻底散去。犹如一个神秘的蒙面女郎瞬间揭去了面纱。 无话可表,只想安静。 我和小巴西在这里静静看了很久。我俩曾想翻过栏杆,走下去。想想自己平时天天鄙视各种不文明行为,极力忍住,默默看看,继续往前。。。。。。 雨停,雾散,阳光照耀。我们从心底雀跃起来。 男儿本色,爱跑,爱跳。 离开栈道,向山顶去。 妈妈站在栈道上,看着他向上走去。。。。。 跟上他的脚步 回过头,他说:妈妈,我们来画个画吧。。。。。。 认真的小样子,那么乖。我真的一点都不介意他会画成什么样子。在看到他为之惊叹的美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转过来说:妈妈,我们来画个画吧。这,就够了。 大概半个多小时吧,舅妈和小雨绕过来跟我们汇合了。我们坐下来一起喝水,一起看着积雨云又一点点在我们头顶聚集。。。。。。 积雨云越积越多 越积越低 两个孩子还玩得很专心 画得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载了我们共同的美好回忆。 哈哈!我们真的戴上了一顶很特别的帽子 天,一下子就黑下来了。 收拾好,继续往前。 雨中登顶。只有我俩,周围一个人都没有。2014年4月,2岁2个月大的他在爸爸妈妈帮助下登顶轿子雪山,记得好像是2400米。 雨中,开始下山。一直坚持不要妈妈背包。他说以后,妈妈只要美美地照相就行了。7岁大宝贝,我的男子汉! 我们戴着这顶雨帽,透过帽檐,看远处照耀在香格里拉城区的阳光。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下山 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很喜欢这张。

我们都很喜欢香格里拉。

小巴西一直对于妈妈隆冬里独自去过,而未带他,意见很大。

我想,我们还会再去。不止一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次上石卡雪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m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