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寺净 配图/韩国插画家puuung1(퍼엉)
好友P跟我说前段时间去相亲了,对方是一个典型话很少的程序员。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撇撇嘴,半天才说,不是很聊得来。
一见面彼此做完介绍,就陷入了空前的沉默,还好桌面上还有一杯够温热的饮料,要不手都不知道要放哪里。P说她一晚上坐在他对面,一口接一口喝着那杯奶茶。
不知道该先开口说什么,偶尔问一句,对方就回一句,极短,且没有回问过来的意思。
多没意思啊,就像我对他充满兴趣,他对我丝毫没有兴趣一样,尴尬死了。
P自己也不是很外向的女生,让她先开口挑起话题跟人家聊天也是极难的事。要不是对方给她第一眼的感觉还不错,她说她估计一晚上也就喝完那杯2l的饮料,然后起身走人了。
我跟她说,很多程序员都有这样的情况啊,不熟悉的时候,话很少,甚至有些自闭的样子,可熟络了以后,简直就是活宝。我们公司开发部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平时在办公室里看不出来奇葩,但几次聚会下来,就会发现那些自闭的样子根本就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内里就是个骚包,而且每每挑起聚会高潮的还是这些人。
P跟我说,也是这么想过,才忍住没有在第一次见面后就彻底将对方拉黑。但之后也有通过手机微信聊天,基本上也是跟那次一样,她发过去问一句,他回一句。或者他问一句,吃了吗?她回复,吃了。你呢?他就回,吃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确实是跟他没话聊。
其实我就想找一个聊得来的人而已,为什么这么难呢?
P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猛然想起以前朱军的访谈节目《艺术人生》,有一次是采访王志文。
朱军问那时单身的王志文,怎么还不结婚?
王志文说:没遇到合适的。朱军问,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女孩?王志文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就想找个能随时随地聊天的。”
当时听到这话,心想这特么还不容易嘛!
后来朱军也问他,这还不简单嘛?他说,不简单。比如你半夜里想到什么了,你叫她,她回说:几点了?多困啊,明天再说吧。你立刻就没有兴趣了。有些话,有些时候,对有些人,你想一想就不想说了。找到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
这段采访片段后来也被很多人截取出来传播。想必大家都有类似的同感,找一个你随时随地想跟他说话,而他也能随时随地给你回应,且回应的内容还能正中自己的内心的,真的是一件很难得的事。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刚和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问他们喜欢对方什么,都没有回答出很具体的内容,而是说,就是很聊得来,在一起很开心。
也有一些分手了,谈起原因,会说,没什么,就是过不下去了,话不投机,他说的我不想听,我说的他也不感兴趣,两个人交集越来越少,不知道在一起的意义是什么了。
有没有发现一件看起来很诡异却完全就是真理的事,那就是我们一开始和某个人在一起真的只是和对方有话聊,彼此不会陷入尴尬,因为聊得没完,而觉得彼此似乎真的有很多共同点,是可以往前再进一步发展看看的,也因此有了一段感情。
这种感情的发端通常是极为美好和幸运的,因为“聊得来”这件事其实是个很玄的东西,前提是对方愿意开口说话,他一说话,立马就能引发你开启话匣子的冲动,而你的话匣子一打开,对方每句都能应接。而且内容还是彼此都感兴趣的,越聊越投机。
以前我觉得聊得来其实是很容易达成的一件事,无非就是彼此开口说话,对方要是比较慢热,那么就自己先主动好了,多讲一些,总能get到对方的某个点,之后由点到面,彼此有了基础的了解后慢慢也就聊开了。
可后来我发现,两个人在一起有话说,而且相处多年之后依然能够聊得来,这真的是这个世上最难的事,它的难度甚至远高于物质上的很多硬性条件。
两个人在一起说话,说废话不会腻,不说话不尴尬,随时随地想说,对方都愿意听,而且还能给彼此恰当的回应,真的很难。
米兰昆德拉在《告别圆舞曲》里,描写主人公克利玛和他的妻子卡米拉的关系时有这样的一段话:
「这个女人在他还默默无闻时就爱上了他,随时愿意为他牺牲一切。她理解他的内心,他的全部思想,他可以和她谈阿姆斯特朗,或者斯特拉夫斯基,谈无关紧要的琐事,或者严肃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她比任何人都更亲近……」
克利玛是个优秀的小号手,而卡米拉原来是一个优秀的舞蹈家,有自己的事业和圈子,后来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之后便待在家里成为家庭主妇。这种日子长久下来,再加上她的丈夫在事业上越来越顺,她便充满了焦虑,进而疑心起在他身边的任何女人。
也是这种事业状态上的不对等,她饱尝自己内心嫉妒心的折磨,他们之间的感情演变到最后如履薄冰,两个人彼此都小心翼翼,不敢多讲话,只维持在表面上的相敬如宾。
有段文字里描述卡米拉怀疑克利玛有外遇,而克利玛也捕捉到了她的内心所想,但彼此都不说破,谁也不愿意开口说出自己的心思,他们一起坐下来相安无事吃晚饭。
「在那一口口偏咸的饭菜中,他似乎尝出了卡米拉眼泪的滋味,他吞下肚里去的,是他自己的罪孽。他知道她将度过一个无眠之夜,他真想过去抚摸她,拥吻她,安慰她……」
但最终他什么也没做,然后背对背各自各怀心事睡下了。小说里他们的日常相处模式一直是这样的,他不会跟她离婚,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两个人话越来越少,少到就像在过着一种机械的,按部就班的生活。
所以这也是我后来所觉得的难,两个人能聊得来不是刚认识时的一段时间,两三年,三五年,而是数十年,甚至是一辈子。也见过很多人的感情生活状态,不是不爱对方了,而只是越来越没话聊了,过腻了。
以前听老人们回忆往事,说几句过来人的话,听到过其中一句这样说,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个人愿意聊天是很难得的优点。
我家里的姨婆,也就是我奶奶的妹妹,早年离了婚,和对方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我以前听我奶奶说过其中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讲话就吵,演变到最后吵着吵着就掐架,彼此下手也不知道轻重了。
我姨婆每次跑来找我奶奶哭诉时就说,他怎么能说话那么不中听呢,真是气死我了。
我奶奶每次都安慰她说,夫妻谁不是这样的过来的,床头打架床尾和嘛!
我姨婆眼泪鼻涕一甩,哼了一声,回道,合不了了,我现在只要一看到他,一听到他的声音,心里的火气就噌噌往上冒。
我奶奶继续跟她说,你只是气头上,以前不也是好好的,多想想以前。
不想以前还好,想到以前我就觉得我整个就是一个傻子,也只有我这样的傻子才能嫁给他。姨婆说这话是,愤懑至极的脸满满都是懊悔。
姨婆的婚姻是家里的长辈们作主的,换到现在那就是真正相亲结婚,媒妁之言。见面聊了一下,看对方老实也没别的缺点,家里也有一间房,就订婚了。
据说,我姨婆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乡都公认的美女,她是有些傲气的,也相应比家里的其他姐妹更加会追求对方除了对自己好以外的别的东西,比如能谈得来,比如对方能有本事,是个上进的人。
然而以前条件有限,也不可能让一个姑娘多么深入去了解一个男人。总之没见几次面婚就结完了。
刚开始客客气气也过下来了,有了孩子,两个人基本上也像老夫老妻那样生活。可后来改革开放,我姨婆自己也出去工作了,而且工作能力不差,到最后凭着自己的能力不但在大城市里买了房子,还分别给自己的儿女攒了足够的钱。
也是在这个过程里,那个原本老实巴交,一天也讲不上几句话的丈夫显出了格格不入。她刚开始也是力劝他走出原来的村子,跟她到城里工作。可到了城市里,他又不适应,再加上有语言障碍,基本上很难跟人家顺畅沟通。最后只能在家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
我姨婆也算是他们那一辈的人最早有开放意识和心态的人,她极力去引导他,最后却换来对方极大的压力下不断爆发出的负能量。
从最开始的口角,演变成吵,到最后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冷战。彼此共同住在一个屋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却面对面不说话,什么都不说。
姨婆是家里最小的妹妹,我奶奶跟她差了好几个代沟,劝和其实也劝不到点子上。那时候听我奶奶讲起他们夫妻俩在家里不说话,一整个屋子明明有人却冰冷得就像在冰窖里,慢慢地大家也就不再劝她不要想着离婚的事了。
那个年代离婚还是一件很重大的事,特别是在女人一方,简直就是弱势。离了婚意味着再也找不到年龄相当的男人,意味着一大把年纪可能就此孤独终老。
可姨婆最后还是过了自己内心上的那一关,一口气离了。后来过去几年,他们也都各自又有了新家庭。
姨婆有次跟我们说,以前她跟前任丈夫说,走吧,去逛商场,陪我买件衣服吧。对方都会说,逛什么,都这么一把年纪了,穿那么漂亮的衣服给谁看,乱花那个钱做什么。
姨婆就蔫了,然后就会开始了各种“钱是我自己挣的,我花我的,我穿给自己看怎么了”类似这样的咆哮,然后争吵就这样爆发了。
而现在的丈夫,还没等她开口,会主动说要不逛逛去,也该给自己买点好看的衣服了,你最近不是说一起跳舞的谁买了件什么牌子的衣服,你也买一件。
然后闲暇没事时,两个人就会一起去公园跟其他退休的老头老太一起研究乐器,唱唱歌或者跳跳舞。
而我的前老姨丈公,听家里人说,他依然待在老家,和再结婚的老伴也过得安稳平静。
这段感情最后演变成了两方最终都找到了各自更加合适的归宿也算是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了。
也是到了我自己谈恋爱,我才越发感觉到过来人所说的“人跟人,最重要的就是聊得来,聊不来日子就无法过下去。”这话是带着生活哲理的,聊得来,其实是一种彼此无论在性格、价值观或者见识维度上的契合,这种契合是有时效的,以防它过期,就得不断更新自己的见识,跟上对方的步调。
一份感情的好坏,以及是否能够长时间保鲜,光是靠着一份一开始的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是不足够的,大多数人的日子过到最后其实都稀松平常,进入平淡的阶段时,还能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跟对方分享,还能保持在一个步调上,知道你想什么,要什么,自己能回应什么,给予什么才是最难得且重要的事。
这里的步调如果失衡,那么就很容易造成沟通上的不对等,对方觉得你要求太多,而你觉得对方根本就是作。你渐渐看不惯对方,而对方也早已对你心生怨怼。两个人根本无法再有好好说话的前提,各自一开口都是自己的立场和不满。
作家铁凝就曾说,所谓“聊得来”的深层含义其实是读懂你的内心,听懂你的说话,与你的见识同步,配得上你的好,并能互相给予慰藉、理解和力量。
她自己就是到了50岁才结婚,嫁给了经济学家华生。
她说她以前跟冰心聊过关于爱情归宿的问题,冰心跟她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然后半辈子她都在做着一件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事,然后就是等待爱情。直到她确认那个人是华生,她在采访中自己就这样说,“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
而当记者问她的先生华生,他说了他们的共同点,“对文学的喜好,生活的习惯,晚上都喝粥,都喜欢走路……她特别讨厌抽烟,我也不抽烟。她的职业是写作,我最喜欢、最享受的事是阅读。”
当时读到这一段,我都会想起冰心和吴文藻,冰心自己也写过她和先生生活上的细节。这样的两个人无论是在任何方面都是对等的,无论是经济物质上,还是精神层面上。
以前我总觉要找到一个在精神层面上契合的另一半,那么我就去多读书,尽管丰富自己的内在就好了,可在我经历了感情,也见识越来越多身边人的婚姻,渐渐地我又被自己认定的价值观推翻了。
也就是这都是需要前提的,你必须先要有一份自己喜欢而且能体现你价值的工作,让外在物质上的品质足够支撑得起你的自信,你一个人也能将自己过得活色生香,穿着打扮,身体状态等都能将自己照顾得妥妥当当,而后你才会有足够稳当的心态去等。
你周边的亲人朋友才不会看到你一副落单的样子就对你说,唉呀,你看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不找呢,女人一过了多少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之类种种。
他们无非就是害怕你没有后路,担心稍微好点的男人都被人牵走,而你过得不好。你要做到心无旁骛地等,你就等提早准备,提早堵住他们的嘴。
我身边有几个单身的好朋友,年龄甚至已经到了那种长辈们瞠目结舌的程度,完全已经是标准的大龄单身女,但她们能妥善地安排好一个人的生活,不仅活得极为丰盛,状态极好,面对议论也不畏缩,不战战兢兢。
我某次问其中一个朋友,父母会催促你结婚吗?
她夸张地大声说道,催啊,各种催,简直一回家就会开始絮絮叨叨,特别是我妈。可我跟她说啊,我一个人很好啊,我不是没有找,我找了不合适,那就慢慢来喽。我妈一直担心我后半辈子没保障,我就跟我妈说,现在婚姻也不是保障,男人更不是了。
我现在有自己的事业,有一定的积蓄,他们就无非担心我没有小孩的问题,这些我都一一想过了,我自己也希望能早点找到对的另一半,然后有个家有孩子,可是遇不上我也不想去将就,既然这样我也相应想好了,我就调理好自己的身体,然后给自己争取更多一些的时间去遇见更合适的人。
我的另一个朋友,是我第一份工作的其中一个股东,她还是个很nice的瑜伽导师,我每次在上她的课,听见她轻柔的声音指导着大家做着每个瑜伽动作的时候,我就想这样的人什么男人不合适呢。
我们总经理有次就跟我们分享说,追她的人中其中有些是当地很了不起的企业家,他说这样的人她都没给人家机会。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她看上。
那时候人群中有人一听到企业家的名字,就开始啧啧赞叹。
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份感情是可以这样傲娇的。当时不理解,觉得她会不会再过几年就遇不上这样好的人,然后心生后悔。可相处越久越发现,她的气场和状态根本也不会存在后悔这样的事,她每天开着极好的车,有自己的住房,有事业,也没有人会催她结婚,到了她这样足够参透世事的年纪,她就想要找一个各方面合得来的伴,大家投射到她身上也不是怜惜和同情了,而是羡慕,以及好奇。
好奇这样各方面都好的女人最后会走入什么样的婚姻生活,会有怎样的人跟他相配。
也是这样的例子看得越来越多了,我才渐渐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一些所谓新时代女性的另一种活法,虽然明星也有很多这样自在的生活,但毕竟离我们遥远,抵不过身边一个强有力的例子。
以前我总是听专家或听过来人说感情和婚姻都是需要经营的,也认可这种说法,可经营这件事其实一件很玄奥的事,你想要经营,也需要遇到另一个愿意和你一起努力的人。要不你们两个人的力量就会像是站在错位的层面,一方想拉扯,而一方却瘫坐着,或者一方已经看到了另一番风景,而另一方却什么也感受不到。
感情或者婚姻,你越经历就会越发现,所谓的门当户对真的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两个人有着能够共情的成长经历,有相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为了相似的目标而并肩努力。
那些说话总是要解释半天,或者根本说不到一起去的,你奢求在一段关系里两人能达到多么美好的状态也根本不太可能。两个人能聊得来是努力的结果,我们得明确的一件事是,世界上没有谁和你一开始就是在同一频率上的,两个人势必有一方要停下来拉后面的人一把,或者落在后面的人要努力一些尽量跟上前者的步伐。
只有这样,你才会渐渐从在对方身上去寻找自己的期望,而顺利过渡到挖掘对方更多的可能性。两个人在一起相处,过出自己意想不到的美好日子一定比一眼到底的平淡生活来得有黏度而且精彩多了。
人生一辈子说短不短,你依靠什么去过好两个人的日子,你就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你一定无法单方面去将对方塑造成自己的期望值,反之对方也一样,你选择谁,你们能走多远,彼此的节奏就需要合拍,两个人在精神层面上能有更多的交流,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是彼此的不可取代。
电影《少女时代》里有句让很多人都能产生共鸣的话,
「没有人告诉我,长大以后的我们,会做着平凡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原来,长大后没什么了不起,还是会犯错,还是会迷惘;后悔,没对讨厌的人更坏一点,对喜欢的人更珍惜,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才可以决定自己的样子。」
长大后的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和一个同样平凡的人过生活,生活既然已经有这么多无奈了,为什么我们不在这普通的平凡人中找到那个稍稍有趣的平凡人,那个稍稍和自己聊得来的平凡人,这么长的一辈子,如果聊不来,那两个相对无言的平凡人,也真的是够孤独的,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