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不愿意甚至厌恶写作,这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以及这些教育导致的错误观念有关。
我们从小开始练习写作文,直到有一天高考结束后我们再也不用写作文了,所以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印象,写作是为了考试,既然没有考试了,为什么还要写作呢?
小时候写作文也大都是被动的,为了一个命题作文在规定的时间提交不得不苦思冥想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往往留下的也是痛苦记忆,很难从中找到乐趣。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老师往往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模版和套路,这恰恰把写作应该做为一种创作的乐趣抹杀掉了。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都在练习写作文,到高中毕业后不再需要交作文了,我们自以为经过多年练习和老师点评已经掌握了写作的能力,不再需要刻意的练习了。在大多数人看来,写作是一种单项能力,不过是动动笔而已,因此他们轻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自己的岗位根本用不上。
其实,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我们到底学习了哪些对写作有帮助的东西,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无法评价写作是处在初中还是高中哪个水平。中学语文教育不但没有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写作,还灌输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写作最重要的是文笔。老师和课本所教的文笔主要是华丽的词藻,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日常写作意义并不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高中毕业后没有刻意练习过写作, 那不论是工作也好继续深造也罢,除非我们从事的是写作方面的工作或继续深造写作的相关专业,否则我们所有的写作基础都是初中和高中打下的。考虑到初中和高中同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备考阶段,真正花费在写作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大部分人靠初高中打下的写作基础是十分有限的。
好些人认为写作主要是写给自己看,比如日记,这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想象空间,也极大的限制了写作的意义。写作是一种以文字为手段的信息传递方式,写给自己看显然是在限制信息的传递。并且,写给自己看和写给别人看往往视角不同,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也会迥然不同。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写作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写,想象面对的是听众。但写作和说话显然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去的话再也收不回来,写作却给了我们字斟句酌的余地,为了表达的更准确到位,先写后说会比先说后写更有效。为了避免说废话我们常告诫自己一定想好了再说,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先写下来,一件事情写清楚了,说着也就容易多了。
可见,写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有痛苦记忆的,我们不愿意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写作是一项非常必要却又欠缺的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