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父母,请别在孩子身上动刀了,开始在自己身上用力吧
爱是一切的答案早上六点刚过,就收到做心理咨询朋友的微信,说他昨天接了一个关于青春期孩子被霸凌后不愿意上学的个案。
一早发微信,想必此事已经影响到他昨晚的睡眠质量。
他说,昨天的个案做了两个多小时,感觉孩子的状态特别不好,引导孩子与他内在小孩对话,本来是件开心的事,但是,孩子的状态越来越低迷,拔也拔不出来,并且了解到,孩子有跳楼的想法,因担心妈妈所以未采取行动,这让他感觉有压力。
据朋友说,平时做完心理咨询布置功课后,按照约定,需要家长每周反馈一次进展情况。但是这个孩子的家长因为非常焦虑、非常担心孩子出现意外,所以,每天会给他发好多条信息,朋友感觉自己的能量被消耗。
了解情况后,根据我持续5年的学习成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总结的经验和效果,再根据自己跟随的好几位老师的经验,青少年孩子的问题,95%以上都是家长的问题。
但是,很多的家长并不这样认为,总会把问题和调整改变的焦点放在孩子身上,即便是觉察到父母自己也有问题,却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改变孩子上,而且也会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或者老师身上。
而作为孩子生命来源、且为孩子持续提供安全舒适成长的家庭环境的父母,愿意且能够提供保障的就是钱。
与改变别人相比,改变自己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很大的毅力。
因为,在父母们的信念里,他们认为改变自己就意味着自己以前的想法、行为和做法是不对、不好、无效的,自己是不被孩子和他人尊重和认可的。
其实,不管父母还是孩子,我们所有的行为背后,一定有其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一定有其合理的需求和动机。相信行为当下的需求和动机一定是OK的,只是行为和结果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已。
所以,承认并接纳自己并非完人、承认并接纳孩子也并非完人,承认自己行为当下搜集的信息不够全面,并不是否定自己、更不是否定孩子。而是要看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犯错在所难免。
孩子出现了所谓的偏差行为,就如同生病一样,一定是有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需要找到所谓偏差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合理满足,相信不管是什么样的偏差行为,都可以得到矫正。相信,没有爱解决不了的问题。
任何只想改变孩子,而不愿意成长和调整父母自己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因为孩子的生命来源于自己的父母,就如同一棵大树,其生长需要土壤,需要阳光雨露。
试想,如果土质出现了问题,如果没有阳光雨露滋润,如果没有赖以生存的适宜的环境,如果没有树根从泥土里吸取养分,那么,怎么能保证大树枝繁叶茂。如果仅仅想从树枝、树叶,甚至果实上去调整、去修正,怎么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恳请爱孩子的父母,请不要再在孩子身上动刀,而是要在自己身上用力,唯有这样,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悟纳合聚成爱,让爱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