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窗帘后面有怪物,我害怕!”两岁半的女儿最近好几次在睡前给我表达出她的恐惧。前几次我都告诉她,世界上没有怪物,可是作用不大。我又试了了一招,她就不再提窗帘背后有怪物了。我告诉她我可以打开窗帘看看到底有没有怪物,她笑着告诉我说根本没有怪物。可是,今天晚上她又指着角落里的一个箱子问我:“妈妈,箱子里有怪物吗?”我立即意识到,她最近没有安全感了。
对安全感最为人所知的论述出现在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指“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各种需要的感觉”。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地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缺失安全感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孤独、焦虑、紧张、敌对和自卑等负面情绪。他父母在儿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重要影响。
安全感和孩子一生的幸福感相关,那么我们当父母的能做些什么去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呢?
第一、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并不缺乏对孩子的爱,夸奖或物质奖励都不在话下。可是当孩子展示了自己失败的一面呢?很多父母都会秒变后爹后妈。就连简单的陪写作业,很多父母都吐槽自己快得心脏病了!父母为什么会因为这么小的事而忽视孩子幼小的心灵而发泄自己的怒气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无条件的爱,他们不接受孩子暂时的不完美。
当孩子出现偶尔的失败或迷茫时,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父母都在随时待命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
第二、父母关系和谐,孩子安全感足。和谐的家庭,孩子感受的是爱、温暖、关爱和快乐,如果身体健康方面没有问题,孩子的安全感自然没有问题。可是若是父母常因为小事争吵不断,孩子成长的环境则是敌对、焦虑、难过和冷漠。为了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应该成长自己,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第三、多和孩子沟通,和孩子建立基于信任的感情纽带。中国教育学者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指出,儿童教育无小事,所有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情。她在发现孩子有神秘的隐私,却不想和父母沟通时,她没有放弃,而是从各种时机,各种角度让孩子说出了自己的秘密。虽说最后是虚惊一场,但这个和耐心孩子沟通的过程,让孩子对父母更加信任,以后再遇到困惑敢于和父母畅聊,而不是藏在幼小的心里。
第四、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后,倾听孩子。孩子很小,很多时候当他们有了不良情绪,他们自己并不会处理。这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搞清楚自己的想法。只有孩子学会管理和了解自己的需求,不好的情绪才会得以疏导。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明白,当自己痛苦难过时时,是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摆脱掉伤心的感受的。
《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一书的作者在30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发现,孩子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在童年培养出安全感,童年时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孩子在成人后无法获得令人满意且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总是在自我怀疑中挣扎,有的人还会因为压力过大出现健康问题。
读了关于安全感的书后,感觉自己后背发凉,在养育大女儿的过程中,自己犯了多少这方面的错误!好在,没有完美的父母,只要自己不断学习如何当好合格的父母,任何时候都不晚去补救。
“有怪物时,妈妈会保护我吗?”
“妈妈爱你,我一直都会保护你的。”
“妈妈,我爱你。”
“妈妈也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