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些经典作品(名著不名著,评分高不高无所谓,因为如果他是糟粕的话,时间会把它淘汰掉)前,不要百度于此相关的任何东西,什么话也不要停,对我而言,他人的理解会减弱自己的思考能力,由系统思考强迫你进入碎片化思考,甚至对这本书不敢兴趣。
为了陀老,我要和知乎,百度……说声拜拜。
娱乐至死的一个特征:翻着那些没有用的自媒体软文,刷一两个小时停不下来,瞧一瞧,这便是一部分新时代人的特征,他们确实在生活了,浪费一两个小时去陷入懒惰的深渊,对于自己,又有什么用呢?(仅对我而言)
为了避免絮絮叨叨的尴尬局面出现,(絮叨也不全是坏事,看看那些进入人类文化宝库的书籍吧,大多数都是上千页,接近百万字的巨著),看陀老的书,那些长篇,现在让那些新人类去翻,不一定能坚持到五十页,《卡拉马佐夫兄弟》写了什么?不过是私生子杀了自己的父亲的事,表达的最基本的思想不过是上帝死了,世间的规则有什么用而已罢了?可是,我在这里跟你说了这简单的两句话,你能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明白吗?为什么评论家成不了作家,因为他们丧失了创造的能力,甚至细微的阅读能力,罗曼.罗兰的那本以贝多芬为原型的《约翰.克列斯朵夫》(傅雷译本)在网易蜗牛阅读显示有三千多页,我呢?这个,什么都想染指的轻薄浪子,读了不到一百页,感觉自己实在没时间读了,这些巨作,那个不是絮絮叨叨,看起来无休无止,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令人热血膨胀,甚至生殖器充血的网络文学,他们是伟大的。(文学这东西,只能微弱的影响人类,俄国有这么多的文豪,不还是在左和右的道路上折腾了一百多年吗?美国文学够宽广了吧,现在的政府不还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在国际舞台上吵吵嚷嚷的,这些偶然的因素在历史的进程中,文学作品是不能阻止的,他们没读过书,或者读了更高级的东西,虽然我不觉得高级和低级的区别在哪?文学创作者想要使人类进入永恒的状态,这个人大概是疯了,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就引入了哲学体系,但是,一个诞生了黑格尔,马克思,叔本华,尼采的德国两次跌进了战争的中心漩涡,不得不让人称奇,这仿佛是个怪圈,概括而来,不读书的人太多了,不管历史曾经给了多么惨痛的教训,那些人,暂且叫他们不怀好意的利己者吧,这些人,哎,愿他们有种信仰,可以得到某种宗教上的满足感。絮叨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也许是“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读书,别指望书籍能带给你什么东西”。他什么也不能够带给你,唯一能够给你的东西,是在你孤独的时候,阅读是你的解药(这里还包括咖啡,古典音乐(个人就比较喜欢老肖和柴老),有些人还包括酒精),你在书中可以摆脱一种无形的秩序,得到某种解脱。
对于文化从业者来说,可能还会得到某种灵感,对于在生活的大众来说,你会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