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镇和纸房镇,与城里的一所学校结成了教学联盟,上周三接到联盟第一次教研活动的通知。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每个乡镇有一个语文老师代表,谈对当前进行的“学本”教学的认识理解和实践感悟。
本来这个事情是静丽老师做的,但是,因为她老公做手术,便把这个事情安排给了我。
时间特别紧,来不及有很多准备,而且这个发言,所有的校长,主任,中心校的领导都会参加。所以,虽然是一次5到10分钟的发言,每个发言的老师都顶着很大的压力。
回想起上周二,语文教师培训课堂上,白部长的提问,还有最后的一个环节的学员代表谈收获,这都是临时提我名字让我发言,我有一点点紧张感,毕竟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只坐在那怼着一双耳朵听一听就行,我不仅得听,还得回答,最主要的是怕回答的不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丢了人。还好,我那一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放松下来,当天晚上,就又接到了这样的一件任务,这又给自己凭添了很多麻烦?
今天上午,发言共三位老师,前两位老师都是拿着稿子念的,只有我是什么都没有带,即兴演讲。因为PPT是自己做的,里边的内容很熟悉,表达出来的条理性还可以,时间控制的还好。两个好朋友都给我拍了很多照片,从照片上看出我在讲座的时候有个很突出的毛病,就是我的眼神飘忽不定,不知道该往哪里看。这不是因为紧张而引起的,是因为习惯。
自己即兴发言的机会特别多,有时候就不等你去写稿子,或者懒得写稿子,就必须得发言了。我一般都会先打个腹稿,凭借自己的表达能力讲出自己心中所想。总体表现还是可以,口头语也很少,语速也能变慢,这是进步之处。
今天听的这节公开课,这个老师最大的问题就是语速太快,导致她的课堂有点飘的感觉。还有今天发言的老师,有好几个有口头语。从她们身上,既学习到了优点,也照到了自己。有些东西是需要慢慢进步的,比如语速变慢,不好的口语毛病减少或者尽量去掉。去除方法就是“想好了再说”,如果没有想好,可以暂时停一下,“此处无声胜有声”,既然是特别重要的东西,需要人思考的之处,适当停一下,即不会显得磕巴不连贯,反而突出强调了讲话的内容,对讲者和听者来说都是很必要的。
现在想一想,每一次接到所谓的额外任务或者即兴的点名,给自己制造紧张焦虑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快速思考整理,即兴演讲的能力,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成长。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珍惜每一次不得不面对的“挫折”经历。
结果,好也罢,不好也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