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
你已经很难专注做一件事了
所以每当看到一些人一些专注的故事时
总是太容易就会被打动
羡慕不已
在刚刚结束的草莓音乐节上
我欣喜于那些曾经年少时喜欢的乐队
如今还在舞台上挥洒热血
哪怕十年二十年过去了
那些少年长大变老,有了妻儿
可他们依旧在舞台上发着光
摆弄着手里的吉他贝斯和鼓
不曾改变
再桀骜不驯的人
一旦这样专注很多年
怎么不能成为最酷的那个人呢?
01
在姑苏小城镇湖一座小小工作坊里
有一个男孩儿的手指在绸缎上下翻飞
就像小时候看的电视剧里的绣娘一样
这个小伙子的日常就是在这间工作坊穿针引线
8年前他放弃了英国留学的offer
辞掉高薪
回到家乡拿起了针线
他的刺绣像雾像雨又像风
一点都不夸张
他可以绣出如画一般的水墨画
可以绣出浩瀚星辰宇宙
他把山河绣在耳机手表
他把四季绣在日常
这个85后男孩的妈妈是姑苏的绣娘
“可惜是个男孩,怕是苏绣无法传承了”
小时候陪着张雪长大的
是妈妈在绷架前飞针走线
两手一上一下
原本空白的布上就游出了两条金鱼
他知道在那些绵密的针脚后藏着多绚烂的世界呢
学国际贸易的张雪
一定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跟刺绣扯上关系
一次出国前的探亲他惊讶地发现
“镇湖原来号称是有八千绣娘的
但到如今35岁下从事苏绣的却不足50人”
回到家里看到坚持做绣娘的母亲满是心疼
她依然在为这个2000多岁的苏绣而坚持着
张雪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就这样
他屏蔽掉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回到家乡专心做苏绣手工艺人
为了打好基础他去杭州学美术
去苏州大学念了研究生
大部分时间是在母亲的工作室里
一边观摩一边学着针法
从最开始的一知半解
到后来对苏绣针法如数家珍
他凭着对年轻人和时尚的理解
带着古老的刺绣回归到年轻人的生活中
他坚信刺绣是可以让一样东西变得更美的方式
于是他绣出了太阳的光芒
绣出了星球轨道和星际太空
用了五年六年的时间
这位脑洞大开的年轻人
不仅传承了苏绣还带它走进了寻常人家
像张雪说的
苏绣,这个2000岁的传统技艺
是包裹着爱以及美
它带有温度
它不应该没落甚至消失
我们总是佩服那些拥有工匠精神的人
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
而身为85后的张雪
大概是离我们最近的工匠人了吧
“这个绣郎真是太酷了!”
02
还有一个人在吃了小野二郎的一角蜜瓜之后
做了瓜农
花费十年时间去种一只上好的瓜
他自嘲我们广东人嘛天生的吃货
爱把“辛苦揾嚟自在食”挂在嘴边
找工作,叫“揾食”
见面打招呼说“食左饭未啊”
告别时不说“再约”而说“得闲饮茶”
吃过那口惊为天人的日本蜜瓜之后
他用了“终身难忘”四个字
说甜怕漏了香,说脆又漏了瓜心的绵软
于是为瓜而生的苏冠勇成了瓜农
在日本静冈这个日照最多的地方
他来去多回学习那些做到极致的养瓜细节
日本人敏感而柔软地对待身边每样东西
这种工匠精神让他备受鼓舞
他找到了一处四面环山的山谷地带
昼夜温差高达十几度
这样的气候环境利于发育和糖分生长
水分、甜度、香味都可以恰到好处
日本的种子有严格的标准
重质不重量
也就是说这些种子种出来的瓜不抗虫害
需要保证完全消毒
并且每天都要检视每一棵植株
是否有伤口,避免交叉感染。
所以常在夜里起身
戴上头灯钻进棚子里
去检查每朵花的长势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
门外汉也变成了资深瓜农
种瓜与吃瓜同乐
不仅种瓜造诣颇深
在吃瓜上也是拥有十足广东精神的人
据说最特别的吃瓜方法
将瓜去瓢加入白兰地,瓜酒同食
他说
10年,一共有315360000秒
一个成年人会有105120000次呼吸
有367920000次心脏跳动
我花了10年,种好一个瓜
03
还有特别多的人
十年、几十年坚守一件事
小到一日三餐,比如我的妈妈
那个几平米的厨房一站就是几十年
小到我们身边看起来每个普通的人
比如我们曾采访过的面点师、采购员
他们用半生的时间去做一件极致的事情
看起来那么普通的人
在你了解后就散发着一股巨大的光
还记得小时候喜欢看的《十八岁的天空》
特别喜欢里面那个叫古越涛的老师
他一直在坚持一个习惯
每天往写着希望的瓶子里面扔一枚硬币
然后说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然后高高兴兴的去上班
这个习惯,一天没落下
所以他满怀激情,是所有人最爱的老师
让剧里剧外的人都羡慕
盼望自己的老师能够变成那样
还有小时候的鸡汤故事你还记得吗
苏格拉底对学生说
每个人把胳膊往前甩,再往后甩
每天做300下
一年之后,只有一个同学坚持下来了
他就是柏拉图
大概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太绚烂丰富
我们的想法又总是天马行空
所以“聚焦一件事”和“匠人精神”
总是好像离我们很遥远
时光都变得浮躁起来
于是我们渐渐失去了
“打动自己和打动别人的能力”
这还是挺让人失落的
不如就从现在做好一件事吧
#此时此刻真想打一个十年卡去做一件事#
文 | 大城有小爱
配图 |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 | 文字版权归大城有小爱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