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是愚人节。四月的开始,希望以后一切都会变好。有些东西到不指望是玩笑了,但希望能顺利过去。按照近几年的习惯都会在生日和年底会写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因为每年的生日恰在年中,所以在生日那天我都会总结一下上半年的得失和想法,然后对下半年做一个规划。今天是我春节休假的第七十天,离我生日还有三个多月,但今天可能是个节点。所以打算码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以往的小结类似,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提纲,都是想到哪写到哪。很意识流了。里面没有涉及到很多人,大多都是我在自言自语。我会保留这个文,用以在一段时间后能体会到现在的感觉,对比不同时段自己的心态和生活状态。这是我打算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
二
印象里这样长的假期有两次,但可能都不如这次来的印象深刻,第一次是非典,那时候太小了,大概是三年级,小到当时是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没有钱的时段,我已经记不清是怎么度过的了,就记得,闲得实在无聊了,已经主动去写作业了,按照我当年的尿性,基本上是痛快玩四十天,最后三天写作业的。小到对疫情没什么认知,也不觉得一个在电视里肆虐的病毒跟我有什么关系。无知亦无畏。
第二次漫长的假期是在高考之后,有将近三个月。在散伙饭的第二天就和同宿舍的哥们去一个宾馆当保安,挣钱,体验生活,不浪费时间,不管怎么说都好,反正在那个宾馆呆了一个多月。很累啊,但很充实,我现在只记得一个明明是监工的儿子,却天天扛水泥。跟我们一起值夜班,还具备超强的电脑能力。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闺女,叫什么,忘记了。只记得取外号叫“马一年”按照当时的审美来说,蛮漂亮了。陆陆续续还有应聘酒店前台的几个妹子和小姐姐,其实脑子里还是有模糊的印象,但是具体都记不清了。那是那段将近三个月的假期里,仅有的一点记忆了。虽然不值大书特书,但足够让我怀念了。有点遗憾。我当时应该尝试着追她试试的。
现在这场疫情是第三次假期,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如果有,我希望是我经过一段时间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达到一定积累,然后主动去沉淀,需要自己休息一下的那种。同样的结果,我总是愿意让一切在自己掌控之内。被迫的做事情,对我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即使我可能并不讨厌这种生活。
对,和一些人不同,其实我是蛮享受宅在家里的生活节奏的。毕竟我对物质需求并没有很高。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我挺能呆得住的。
我粗略的看了下自己的影评和一些观影单,这七十天,我看了将近一百五十部部电影,看了有六部美剧,四部网剧。四本网络小说,一本半的实体书。当然我现在对小说的品质要求很高,远不是看一个“爽”字,我更倾向于一定的文学性,历史性元素。当然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推进也是我比较看重的。比如最近看的叫《大时代1958》,以一个苏联人的视角讲述了从1950年到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事件。得益于时间充裕,里面涉及的人和大事件我大部分都百度了。有个大概了解。作为一个文科生,对于在历史书上,寥寥几笔一带而过的地方,充满了好奇,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我对好多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认知,对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了了解,算是能带给我收获的作品。
在227事件的时候,我还突然产生一个脑洞有关于同人作品,并为之做了一定努力。那就是如果《海贼王》的黑胡子穿越到了漫威宇宙里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我详细的理了一下主宇宙的漫威时间线和大事记,然后对比了一下恶魔果实的能力设定对应在《X战警》的异能等级,甚至思考如何在不影响主线故事发生的情况下掺和进去。比如同时拥有暗暗果实和震震果实能力的黑胡子,实际上类似于死侍和万磁王的合体。他可以去找古一法师解决一下灵魂上的创伤(果实设定:一个人不能拥有两个果实能力) 或者成为幕后黑手谋求一下灵魂宝石。毕竟只有复联4的时候,灵魂才被主要提及。还有对于暗暗果实不能元素化的状况可以和泽维尔学院的xman一起研究研究。。。。。总之,我脑洞大开,但是一想到我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么一个故事完善好,又不能使我得到具体的收益,就放弃掉了。它就躺在我一个命名为“脑洞”的文件夹里。
对于电影和书籍,我有很多感受,有的被我随便记在便签里,有的被我开个word写了几句,有的出现在脑海里又消失在脑海里。我在很早以前看过一个帖子,里面说有一些好的习惯是有必要长期坚持的。我唯一把阅读和总结书写的习惯保持下来了。虽然就我自己来看,那仅仅是提升了我一定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一点点逻辑思考能力。但显然都不能变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自己性格上不好的地方,比如掌控欲太强和胜负欲太强,可能跟我经常一起讨论电影的朋友都不清楚。除了欣喜于自己在电影中有所收获,我最享受的感觉其实是上帝视角,是可以操纵引导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有一种,enmm,怎么说呢?我想不出来该如何表达那种感觉,有点病态。不展开了。总不该把自己的阴暗面剖析的太透彻了。
我现在都时常会觉得自己知识广度不够,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强大的好奇心让我有点累。比如昨天玩游戏累了,随便找个电影看,叫《诸神之战》,我对希腊神话的十二主神都能想到,并且想起他们的名字和形象。但是随便出来一个怪兽,半神,英雄,只又模糊的概念,可我明明很早很早以前,就读过好多次的,希腊神话。等我把几个神的关系弄清楚,电影过了一大半了。明明只是想放松一下自己,好像越来越累。不去查吧,其实也可以,但是一知半解的,就难受,强迫症,果然也是病。
三
经历了qq空间,天涯,贴吧,微博,豆瓣的洗礼。现在主要常去的平台是知乎。也在里面收获了不少好玩的东西。不好的地方是,对于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我都无从分辨真假对错。我不清楚这种知识输出到底夹杂了多少私货。
上面好多问我关于旅游,找我要攻略的问题。我对于自己的工作和行业其实并没有什么信心。可预见的是,国内目前虽然缓慢的恢复中,但具体需要多久实在是未知数,我看了好多03年之后的经济分析视频,当然我也不知道我是因为闲的还是确实有点惶恐?今年所有的出境线路肯定是黄了,不管是东南亚、欧洲、还是邮轮线。国内的话,解禁肯定是会的,但是到底需要多久真不敢预测,毕竟据说还可能存在反弹。嘴里总是说“唯爱与旅行不可辜负”我既没怎么涉及情爱,也不能旅行。在这个可能大部分人都奔向小康水平的时间里,我还在挣扎着温饱,怎么看都是一种讽刺。哈,我把我关于旅游的论调跟可可说,她说,死文青果然没什么好下场。我就知道,一个一心想着如何祸害别人的妖精,肯定嘴里吐不出象牙。
当然偶尔我也气急败坏。和很多网友辩论,涉及的话题很多,比如最近集中在“肖战话题”还有女权,还有法律。比如彩礼的话题。鬼知道,这玩意离我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我为啥如此激进。结果当然是我赢了。我赢了他们,我的论点论据都很充足并且足以说服那帮渣渣。他们告诉我,生活不是辩论,对错是显然的,但是主流的惯性是你更改不了的。我告诉他们,感情是没有价值的,商品才有价值。你们物化女性,还不让谈买卖。你们叫嚣男女平等,却试图在物质上要求。明明我们有相同的年龄相同的教育经历,对等或准备稍微错位的收入。为什么她们会觉得一旦结婚自己就是吃亏的那方,就需要安全感,就注定受大罪生孩子还不跟自己姓,就一定受婆家气,当年做马?结果仍然很显然,我让她们哑口无言,她们说牛逼你就不结婚,你不给彩礼,你尽可以按照你说的做。人一旦较真,非得把事情弄个通透,其实可能并不是好事,对不对?要不怎么说,慧极必伤呢。我果然是个聪明人。所以后来我就不搭理她们了。我需要找新的对手。
四
这场疫情对我最大的触动是关于生死吧。有一部分人反对鸡汤,却对自己不怎么吝啬。每一次天灾人祸之后,他们就说要珍惜眼前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然后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后来我偶尔就会给人灌一点鸡汤。毕竟还有诗和远方,哪怕你估摸着你这辈子往后数三十年,也就是柴米油盐了,仍然不耽误你念叨着“诗和远方”吧。
很多方面我都很随性,不会在每件事上全力以赴,只是不想被加上很重的负担。当然也可以说是懂得知足。所以在被疫情导致的各种苦情事例震撼之后,我才明白,活得舒服,活的随性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五
若仿古修史,“庚子年初,是岁大疫,月余即止”。是这样么?可你们可能都忘了,四月的第一天布满了谎言。
我前两天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我们可能又双叒叕延迟上班了”发现好多人的单位都如我这般。前面有说,其实我对我所在的行业没多大信心。但是又没勇气轻易跳出去重新开始,其实几年的耕耘也实在谈不上什么成就,这可能就是走不出舒适区吧?我对未来现在突然就没有什么规划了,年前的打算都要推倒重来,有一个还算是长远的布局,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应该也是无疾而终了。现在有些浑噩,是在兴不起思路去考虑一下短期的以后。现在你不得不承认,只是个普通人啊。
不写了。要去召唤师峡谷鏖战了。其实我想说的都还没说清楚。过于隐晦和阴暗,我不想不能也不敢把它暴露出来。
其实我一直想和你们聊一聊世界、历史、战争、文字、情感、哲学、、、、、、书架上有几本以前很感兴趣的书还没来的及拆开,就落满了灰。
时间可能真的能带走一切。希望疫情赶快过去。希望大家都好。
过了今天,一切都会好的吧?
会的。
2020.4.1
祝大家愚人节快乐(这是个玩笑,其实我一点都不想祝福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