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标题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随着生活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人们在感觉到便利的同时,也从心底升起恐慌。我们人类这么多年主导着地球的各个领域,那么未来真的会变成人工智能的“雇佣军”吗?城市里面不断出现无人售票亭、无人银行、无人超市、无人汽车…,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分工似乎越来越淡,但是这样的便利似乎是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时间,机械化的运作总是给人带来冷冰冰的感觉。
智能手机出现,各种通讯软件不断更新,QQ、微博、微信等等,虽然技术上越来越完善,但是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我们之间的交流隔着一个屏幕的距离,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我自己),会感觉到在网上聊起来会比较顺畅,真正大家面对面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讲话了,人们变成了网络上的熟人,却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了交集。
点餐、购物、买票…现在几乎所有都可以手机下单了,所以只要你有一部联网的智能手机,出门一路畅通,更甚者好友相聚也是在交流平台上的互动多于当面的言语。
但是我总认为,这个社会之所以不断的往前,就是因为人们之间的带有温度的链接,这种链接需要的是彼此真实的接触和眼神,智能化的语言虽然标准而清晰,但是语言的表达总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不同的神态和气息所赋予语言的感受力也是不一样的。的确,人工智能给我们的便利无可替代,在很多方面降低了差错率,只是流水线式的运作,是会产生视觉疲劳的,而未来的社会人们更加追求的就会是这种带着人温度的产品和服务。
现在社会资源丰富,获得的途径也都大致相同,所以存续的法宝就是你是否带着其他同类所没有的特性,而智能化覆盖的时代,最宝贵的就是带着温度的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