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文心》读书笔记(三)

《文心》读书笔记(三)

作者: 从此新生 | 来源:发表于2016-05-05 23:11 被阅读528次

第22章 《两首菩萨蛮》

这一章用两首《菩萨蛮》举例,简要介绍了词的构造以及怎样欣赏一首词所表达的境界或想要抒发的感情。

第23章 新体诗

这一章是在纠正大家对新体史诗的偏见。指出诗这个名称包括的东西很多,凡是含有“诗的意境”的都可以称为诗,新体诗主要是新在形式和意境。并用了两首新体诗举例,让人明白好的新体诗和好的旧体诗一样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

这本书写于80年前,那时新体诗才出现十来年,大家都还不能完全接受。可是80年后的我们虽然都能接受了,新体诗却日渐式微,慢慢的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让人感慨时间真是神奇啊!

第24章 推敲

这一章是讲我们写完一篇作文后要仔细检查,其中有没有用词不恰当或语句有没有啰嗦多余,上下文有没有意思不连贯,逻辑上有没有混乱不清,反复修改,才能得到一篇没有毛病的文章。

第25章 读书笔记

这一章作者用了一些有名的读书笔记为例,向大家介绍读书笔记的不同类型以及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和用处,并指出我们平时读书要精细,要多思考,才能写出好的读书比笔记。

我以前读书也是不喜欢写读书笔记,所以常常是读完不久就忘了。写读书笔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知识,还能帮把新旧知识联系、整合起来,让学到的东西变得更牢固,同时也锻炼了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第26家 修辞修辞一席话

这一章先是解释了修辞学的意义:一种依照意思调整语言的一般现象的学问。

修辞学分两种:

一、消极修辞

二,积极修辞

然后具体讲解了积极修辞与情境的关系——积极修辞中所用的各种方式或各种手法,都以适合情境为条件。最后讲修辞技术的源头来自深刻的生活和幽默的天性。

第27章 文章的主旨

这一章告诉我们组织文章的原则只有三项:自序、联络、统一。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合适的先后顺序,叫秩序;从头到尾流畅的衔接,叫联络;通篇保持一致的意见和情调,叫统一。

然后告诉读者具体的组织方法是不断地回问自己,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得到中心意旨,从“中心意旨怎样来的”找到材料的先后排列和段落互相连接的依据,从这些说法或材料能否增加中心意旨的力量来顾到统一的标准。

有时候我们写文章会出现心中有了题目却不知该怎样落笔的情况,运用这些原则和标准,至少可以顺利把这个题目写成文章了。

第28章 关于文学史

这一章是在奉劝中学生不要在脱离了具体文学作品的情况下去阅读文学史,并打了一个很妙的比喻,文学史是串小钱的绳索,文学作品是枚枚的小钱,没了可以贯穿的小钱,绳索根本起不到作用,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第29章 习作创作与应用

这一章借一副创作画来讲了“习作、创作与应用”三者之间的区别。习作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只是对付他人和事物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然后讲了创作的两个要求:

一、发现新鲜题材

二、平时苦练基本功。

最后告诉大家习作是一切的基础,一定要坚持苦练基本功,千万在脱离了基本功的情况下去搞“所谓的创作”。

第30章 鉴赏座谈会

这一章分别从鉴赏的意义、态度、能力、预备知识、想象和借鉴几个方面介绍了鉴赏的基本知识。

意义——“看”有三个层次:见、视、观。鉴赏是第三个层次,是一种心理活动,要身入其境地用整个心去面对。

态度——要把全副精神放在里面。

能力——读者和作者之间程度相当,才能更好的产生共鸣。

预备知识——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知识能更好地鉴赏。

想象——通过想象去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借鉴——借由别人的鉴赏成果间接获得鉴赏经验。

第31章 风格的研究

本章讲述了古人和今人对于文章风格评判的不同。古人较主观含糊,今人更客观明简明。然后从取材的范围,作者的品行,作者的语言习惯和写作习惯四个方面来解释一篇文章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注:今人文章风格分类

简约——繁丰

刚健——柔婉

平淡——绚烂

谨严——疏放

第32章 最后一课

这一章是在告诉大家要牢记学习文学和写作的最终目的:

一、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二,传承并发展我们的文化

相关文章

  • 《文心》读书笔记(三)

    第22章 《两首菩萨蛮》 这一章用两首《菩萨蛮》举例,简要介绍了词的构造以及怎样欣赏一首词所表达的境界或想要抒发的...

  • 《文心》读书笔记(三)

    文心全文三十二章,目前读到第五章。 第四章 一封信 这是一封乐华和大文写给小学老师李先生的信。信中概述了上初中之后...

  • 《文心》读书笔记(三)

    诗之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 作文一般的毛病:用词、用语不适当;...

  • 《文心》读书笔记

    在刚举办的“清华名师教学讲坛”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将在今年秋季入学的2018级新生中开设“写作与沟...

  • 文心读书笔记

    读古人的书要与读现代人的书区别对待,时代又一定的特色,读古人的书须留心他的时代,古人并不对你说谎,但你一不小心也许...

  • 文心读书笔记

    “王先生新修面颊,穿着一件洗濯很干净的旧绸长衫,斜受着外光站在讲台上,”“有时候我们心里欢喜,有时候我们心里愁苦,...

  • 文心读书笔记

    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弄错了就把一段的意思搅糊涂了。这点需平日养成习惯,也最容易忽略。 文...

  • 读书笔记《文心》

    书中说“鲁迅所写的是晚秋的夜,所以文中表现出萧瑟的寒意,凋落的枣树,枯萎了的花草,避了你就火的小虫,都是那时候实在...

  • 《文心》读书笔记

    《文心》写于三十年代,作者叶圣陶、夏丏尊都是做过多年国文教师的文学大家。朱自清在为此书作序言时也说:他们提出的问题...

  • 文心读书笔记

    关于触发,他从蝉声悟到抑扬的韵律,从日影悟到明暗的对照,从雷阵雨感到暴力的难以持久,从雨后的清凉悟到革命的功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a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