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的是倍数阅读,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般的阅读量或者同样的阅读量缩短一半的阅读时间,我践行下来并没有成功,阅读速度没有提上来。
我反思了一下,可能还是没有掌握速读的要领,或者说还没有完全摒弃之前不好的阅读习惯。我的一个很不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喜欢回顾,看完了一便总觉得没有把要点记住,喜欢折回去反复看,时间差不多都花费在这上面了。
老师讲道,读书第一遍是浏览,首先看目录,挑出关联词,评估文章的价值,先不要做笔记;第二遍是阅读:找主题句,一般主题句都在在第一句或者结尾部分,着重看文章的标记,如黑体,语言标记即敏感词汇 。
还讲述了《沟通圣经》中的SQ3R阅读法。
1)纵览:目录,索引,前言序言,后记
2)问题:带着问题主动读书,思考,文章的内容与序言是否相对应,不一致的时候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作者的论点是如何提出的,是否有理论依据
3)阅读: 每个章节的标题,首尾段,内容复杂的阅读两遍,第一遍不要做笔记,要对整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
4)回忆:利用第一遍读过的印象记下框架,不要仅仅是摘抄原文,而要加上自己的思考
5)检查:查漏补缺,利用阅读技巧再次纵览
可能对课堂内容没有完全吸收,所以还是用了很长时间才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记下来。
今天读的是第四章--速读技巧和第五章--加快理解的“类比读书”技巧
书中所讲的速读技巧和老师讲的一些内容也是不谋而合的,首先是看文章的标题,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看每一章重点标记的地方,这本书每章都有黑体字,无疑这就是每章节的重点内容。第一遍读的时候不需要做笔记,但是需要标记出重点的地方,可以用标签,或是记录索引,方便后面查阅。遇到不必要的地方和不感兴趣的地方,可以直接跳过,这也是在第一章中提到的不必非得通读原文。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可以将书随身携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书,还有通过“读书导师”来获取重要的读书经验。
第五章的内容我认为主要是讲由垂直型阅读延伸至水平型阅读,使知识立体化。首先要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型知识,成长为所在部门的专才,有自己的思考主场,这样在遇到问题时也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在知识沉淀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关键词进行索引,还要加大在垂直领域的投资。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要保持读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做法是要有自己的读书笔记,积累属于自己经验教训,还有读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接受他人的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有了主轴(思考的主场)之后还要通过水平阅读来延伸自己的知识脉络,使知识立体化。
越学习就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时要有空杯心态,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实践的时候还是会受到既有经验的干扰。读书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知自己何时参透其中的真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