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现实”,原本我从字面更倾向于关注“现实”,假设这里面展出的更多是忠实记录过去或当下中国发生的故事的影像。到了现场才发现不是,展览强调“重蹈——remapping”,更强调从现实社会中抽象出一些东西。
最近看的展览中好像都很喜欢用“影像”来表达,而且都很喜欢用多频的方式来表现一个主题的东西。超过三频,我的大脑就很难有效处理影像信息。这次展览中的三频作品和平时生产PPT有点相通的感觉。仅用一幅画面无法完整展示故事线的具体内容,所以采用多个画面,提供不同侧面或相互比较来共同叙述。
(展览场地平面图,待补扫描件)
A场
1.陶辉《我们共同的形象》(能看出来吧,张靓颖和李湘)1.陶辉《我们共同的形象》
人在电视前再现电视中播放的内容,有点有趣的。
陶辉《谈身体》2.陶辉《谈身体》
创作者坐在床上客观叙述她的身份。我个人对这类作品不是很感冒,有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比较好奇扮作观众的人,可不可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不耐烦、注意力不集中等?
如介绍所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3.胡向前《土尾世界之演讲》
这个作品有我设想的现实气息。创作者回到了自己母校的操场,给后辈们做了一次励志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着一些鼓励人的动作。
看介绍,似乎创作者表演的这些手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东西。我却更想观察影像中台下的听众,那些懵懂的学生像极了当年的自己,面无表情。内心也许想着好无聊啊,也许想着的是回去多看会儿书,或者多做几道题。影像中的老师也会有不耐烦。这样的演讲啊就像大人们联手给孩子搭的一台戏,体会不到什么真诚。
我始终觉得,真诚的东西才能打动人,才是持久的,不怕被考验的。
6.李明《运动》(后面那几块小屏幕)6.李明《运动》
八频影像作品。本场最无聊 orz
7.鄢醒《Daddy项目》
创作者用歌唱的方式叙述,58分钟多,没有选择全部听完。
8.马秋莎《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8.马秋莎《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
观众内心可能会感受到煎熬的一个作品,采用了行为+叙事的表达方式——创作者含着刀片叙述她个人成长的故事。
在观看过程中,眼睛会不自觉聚焦到她的嘴部,害怕刀片割伤,有血流出来。
这个作品有点残酷,第一是通过“嘴含刀片叙述”的行为象征表达她所经历的苦难,第二是将“自己——家人”置于公众审视的目光下,于外人尚可,但对家人是否残酷?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这种个体叙事拉到一个普遍性或者说象征的层面,人们会困于具体的细节。
在观看效果上有共情的部分,比如那些与父母相处的具体细节,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否太过沉重?也有不能触及到的地方,比如作者真正的复杂的情感。
总之,虽然有点残酷,但我还蛮喜欢的。
9&10. 徐渠《斑马》和《习惯Ⅱ》
让人感到不适的两个作品。
《斑马》是一段割马皮的视频,仅仅是生理不适还好。《习惯Ⅱ》是创作者将乌龟翻过来,按着它录下的一段视频。这个更多是心理不适。(我一瞬间站到了动保的角度,觉得小乌龟被欺负了,人类真是大坏蛋。)
我不喜欢有两点:(1)我会觉得这类“故意选用不适的东西来达到使人不适的目的“的作品都很低级;(2)作品重点不在于叙述,而是感受某种特定情境。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作者的创作达到了他的目的,那也不是一个太坏的作品。
B场
我们能提供的信息越个人化,能卖掉的广告就越多,你购买我们提供的产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群众运动的上升和传播可以没有上帝,但永远不会没有对魔鬼的信仰,而最理想的魔鬼,就是外来者。 我们必须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像你的浏览器那样。 11.关小《天气预报》10.苗颖《被正统简化了的理性真相的基石》& 11.关小《天气预报》
本场最佳。这两个都是三频影像作品,表达的内容可以说是清晰简单,没什么太大的花样。但我觉得它们的价值就在于简单且有效。
第一个讲述了信息世界的种种,还是蛮有感触的。
第二个提供了一种积极生活的经验,也提供了对旅行的新知。作者认为旅行是一种分散式收集体验的过程。
那些激动我们的,也在激动;
那些愉悦我们的,也在愉悦。
后记:还有不少作品没有看完,很多都超出30分钟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些非叙事的长时影像,如果不是在电影院观看的话。整场展览有些是形式的东西,有些是内容的东西,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关于形式和内容的问题:形式能带来内容吗?
总体是很不错的一个展览,免费!OCAT的品控很稳定啊~(值得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