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成长迹053】鼓励

【亲子成长迹053】鼓励

作者: 小雅雅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9:28 被阅读0次

英国的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一只老鼠来,吓你一大跳。”对于成人而言,孩子的心灵世界真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孩子言语、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而打开这个世界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便是鼓励。

昨天晚上,我在国之学堂亲子共读社群分享了《正面管教》中“有效地运用鼓励”这一章节内容,让我对鼓励的内涵与要义有了更深入的领会。阿德勒学派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战》一书里写道,“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发展,孩子就不能得到归属感。”鼓励是看见,看见孩子内在未被满足的需要;鼓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励是接纳,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激起孩子的自信和勇气。德雷克斯强调鼓励,并且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当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获得满足时,不良行为的动机就不存在了,失望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消除。

然而,对一个不良行为的孩子进行鼓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成人很容易习惯性地以负面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作出回应,而不是去破译“不良行为”携带的密码,解读隐藏在“不良行为”背后的信息。另一方面,很多成人囿于“惩罚能促使孩子变好”的偏见,忽视了只有感觉好时才能真正做得好。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知道该怎么回应”等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技能和社会责任。鼓励如此重要,如何进行有效的鼓励呢?

把握时机,有效鼓励的前提。如果双方正处于冲突中,尤其当孩子的错误目的是寻求权力或报复时,大人和孩子可能都会感到太愤怒,而不能给予或接受鼓励。这时候,“积极的暂停”,友善地退出,常常是最有效的方式。要退出冲突,我们可以这样说,“我想我们两个人现在心情都很糟糕,无法讨论这个问题,但我愿意在我们都冷静下来之后,再来一起讨论”。

相互尊重,有效鼓励的态度。给予鼓励时,要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理解,了解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的感受,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尊重的态度包含对孩子能力的信任,愿意倾听孩子观点的兴趣,同时鼓励孩子承担对问题所应负的责任。

立足改善,有效鼓励的动力。要为了改善而努力,而不必期待完美。完美是一种极不现实的期待,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沮丧之中。不愿意尝试挑战新事物的孩子,很多时候只是不愿意因为无法达到大人或他们自己期待的完美而体验挫折感。承认孩子的进步会鼓舞孩子,并能激励孩子继续努力。

关注优点,有效鼓励的内核。当我们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而如果我们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很快消失。当我们关注什么、看见什么,就会吸引什么、得到什么。多多关注孩子积极的方面,对自己和孩子都是令人鼓舞的。

做出弥补,有效鼓励的延伸。支持孩子为错误做出弥补,这是教给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方式。孩子们在帮助别人时,不必担心受到责难、羞辱和痛苦,会对自己感觉更好,因为孩子们经历了一个从错误中学习并且改正所造成的后果的机会。

避开社会压力,有效鼓励的要素。当孩子们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如果大人们正处于社会压力下(如有旁观者时),就会为保全自己的面子,而趋向于简单粗暴地应对孩子来满足旁观者,因为惩罚对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能最快奏效。所以,当处于社会压力下时,要离开旁边的观众,自己走开,或以尊重的方式请其他人离开,以便能在私下里解决问题。

安排特别时光,有效鼓励的契机。定期按计划陪孩子享受特别时光,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放下工作,放下顾虑,既能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也能让孩子在专属的陪伴中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特别时光里亲子做什么?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提前列好清单,如亲子游戏等。

建立日常惯例,有效鼓励的工具。孩子越能自我照料,就越觉得自己能干,越能受到鼓舞。跟孩子一起制定日常惯例表,列清楚孩子的日程,尽量引导孩子自己设定。陪伴孩子一起遵守惯例表,当孩子做到时及时地给予鼓励,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干,体会到自己的付出,就能培养“我能行”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鼓励要遵从真实、客观、具体的原则,多关注孩子身上值得鼓励的点,同时,要与表扬、奖励相区别。鼓励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性鼓励,句式:“我看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只需简单描述你看到的实际情况即可,如,“我看见你涂颜色用到了新学的‘渐变色’的方法,听起来朴实无华的语言,让孩子有一种“被关注”“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二是感谢性鼓励,句式:“我谢谢……”。如,“谢谢你安排好了自己的学习,让妈妈也可以专心工作”,这既肯定了孩子的行为,也点出了孩子的贡献,孩子会有一种“我很有价值”的感觉。三是授权式鼓励,句式:“我相信……”。如,“妈妈看到你每天都认真学习游泳,我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不小的进步”,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信任,会有一种“我能行”“我有力量”的感觉。

鼓励,是看见,是信任,是尊重,是爱的流动。愿我们带着欣赏的目光多鼓励孩子,带着真诚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带着无条件的爱去爱孩子本来的模样,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父母觉醒,孩子自由。当我们努力成为拥有爱与智慧的父母,孩子将会有更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显化圆满具足的存在。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悦纳孩子,愿爱的鼓励在每个家庭开出最美的花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成长迹053】鼓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ib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