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一份事业要尽早行动,但不必在为当年没有开始,而一直在后悔。
我相信有许多写作者会后悔,自己为啥当初没有开始写作,没有坚持下去,而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无论是身体头脑素质,或是生活工作安排,都不再适合写作了。成为写作者的梦想一拖再拖,以至于成了梦幻泡影。这是十分可惜的。
而且写作者的才华也在流逝。光阴不再,也没有存在记录,多少的所闻所感被时间的车轮碾压破碎,化为尘埃。
我觉得学习写作最好的时间是大学一年级。那时候刚从高中的框架之中跳脱出来,或者是刚刚开始生活独立,思想独立,虽然幼稚,却又不失心智。而那时候对自我和社会,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了,才能渐渐地培养起兴趣爱好。
初高中的作文教育,对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一种磨砂。在脱离作文的“苦海”之后,真实的写作培养才有可能成行。
而往往在大学时,大家都找不到自己将要为之奉献的事业。少数的心智更加成熟的,才能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会去思考如何达成目的。他们走在了前面,早早地把我们甩在了后头。
而我在简书上所看到的写作者,很少说是还在上学的,基本上是工作了之后的。在工作之后,我们或是发现自己的工作不如人意,或是想开辟一份副业,或是重新捡起自己的文学理想。可是我们都失去了在学校期间那么好的创作环境了,也再也没有了专业老师教学的机会。
工作八小时甚至更多,生活上的杂乱无序对创作更是一个摧残。以至于很多人有心无力,又是拖了又拖,终于把自己再次燃烧起来的写作梦破碎了,最终无奈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承认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兼顾工作,生活,学习与写作。在此,我想提几点我的看法。
1、在工作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是写作的源头。写作其实很可以来源于生活的,它并不是多么的高大上的事情,也许是生活中的小感悟,小事件,都可以转化成你笔下的文字。
对于每一天的生活,要从平淡中发现素材,发现美,记录美。培养起写作者的敏感,而不能对已有的工作和生活麻木不仁。
细心细致的观察是积累素材的基础,多看多思考,随时随地可记录灵感。
2、将碎片化的学习化成简单的系统
工作之后也不能忘记了充电。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里,或是忙里偷闲的时候,也可以兼顾一下自己的爱好。在休闲期间,娱乐和学习可以适当统筹。
3、划分专门的写作时间
需要一小块私人空间与私人时间,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写作。将自己与外界隔离,为自己留一方清净之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切实地化为文字。
这可以说是一种排毒式的自我疗愈,也可以是一份专属的享受。
写作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行为,我们应该意识到它的正常性,这就跟所有的爱好一样的。它虽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可是写作者并不能以其自居,只应该把它当做正常的一项行为爱好对待。
摆正了对写作行为的态度,我想对于工作与写作的兼顾,也会有一些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