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是一种营销策略。
· 内容营销适用于所有的媒介渠道和平台。
· 内容营销要转化为为用户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服务;能吸引用户、打动用户、影响用户。
· 内容营销要最终产生盈利行为。
1、把产品打造成“内容型产品”,让产品成为社交的诱因
内容营销要从产品端抓起。在产品酝酿之时,就注入“内容基因”,打造“内容性产品”,形成自营销。
赋予目标用户一种强烈的身份标签,让他们有社群归属感。
当内容植入产品,产品成为了一种实体化的社交工具。
例如:
锤子科技的“文青版坚果手机”
可口可乐的“昵称瓶”,士力架的“昵称装”
2、让内容成为购买链条中的一个体验环节,力求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用户通过公司的内容营销,或再次感受产品的内涵、理解产品带给自己的利益,甚至强化或重启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品牌粘性,进行二次(循环)购买。
例如:欧莱雅为产品创建“内容工厂”,给用户“变美干货”
3、准媒体+富媒体
专业媒介和品牌媒介之间的界限正日益消弭,公司已可成为自身的媒体发行商。
品牌媒体开始呈现“富媒体+准媒体”的态势,这源于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兴起(富媒体),且大多小众化、个性化(准媒体)。
不少公司困惑:投入人力、财力进行微博、微信的日常运营,是否值得?到底有多少人能看到、领会所发内容呢?
微博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信息点多。
微信的特点:圈层化、深度、精准。
不少公司在自媒体上的布局,开始以官网为轴心,然后再根据其它社交媒体平台的不同属性,打造风格差异的自媒体,最大化该平台的人口红利。
4、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技术融合,让内容更有质感、体验感
数字营销技术的进步带来创意的突破。每年,内容营销都会有新的表现形式。
比如,H5这种表现形式,用很快的时间就从标配变成了鸡肋。
正如可口可乐欧洲营销副总裁 Javier Sanchez Lamelas 所言:
与营销相关的科技似乎正以天为单位迅速更新,而这些科技也常被宣称能革命性地改变新产品的创意效力,为其营销添砖加瓦。但是,让用户被品牌的情绪感染、打动,才是关键。
在大数据和科技盛行的今日,各位营销者或许应该冷静一下,想想在追求数据与趋势的同时,自己的品牌是否印记了创意的灵魂与情感。
病毒营销
策划微信病毒营销要参考品牌自身的情况:资金、技术、影响力、粉丝基数、用户黏性等,再从活动病原体、传播机制、以及福利从三个方面考虑,最终得出最适合的营销策划方案。
· 病原体
病原体的创造,必须有趣、有料、最好带有时尚性,或者能提供用户社会认同感才能形成引爆点。
·传播机制
转发、邀请N个好友在微信后台回复昵称、集赞、让朋友帮你加油、投票、拼色块等。
·福利
福利的分享是病毒式营销的极大助力。
1、转发福利式
通过人的心理——“利己性+利他性”,将整个活动传播开去,再利用红包内的优惠券促使用户消费,从而带动整个平台的销售额。
2、游戏炫耀式
案例:围住神经猫
除了游戏本身极富趣味性外,利用炫耀分数让用户产生了一种自我满足感,从而引起用户的传播。成功的游戏“病毒”引爆的是游戏的热潮,知名度会迅速提升,但是用户的增长量却不是很明显。
3、测试表达式
用户转发不仅是一种娱乐的体验,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表达,是一种寻求社会认同感的表现。也不能进行很好的用户转化。
4、游戏+福利式
5、互动分享式
6、投票福利式
7、活动集赞福利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87/9cfccf6ffb6bccf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87/8c0da1b5b7a2b3f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