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加入了Miya和Luna组织的二十一天日更。
都说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目前来看日更的习惯应该是养成了,因为每天心里都在想着要今天要写一些什么。以前我也会写很多东西,但是都只是关注到一些内心的活动,无法达到创作的程度上。而创作是我人生中比较看中的部分,不管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篇文章,不管是做一个产品,还是做一件事情,我都认为这是创作。
而我本身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比较拖延和焦虑,所以这次我在制定目标的时候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写300个字,完成一个儿童故事。没想到这样的一个故事提前完成了。额外还完成了一篇其他的故事和另外两篇随笔。所以,制定一个可以实行的目标是很惬意的一件事情,他会形成一个正向的反馈,而且会加强这样的行为。
之前我总爱设定一个很宏达的目标,高估自己的能力,通常根本完不成,自己压力还巨大,会非常的焦虑,最后会产生内疚的情绪,非常不利于自信心和对自我认知的建立。这是本次参加二十一天日更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而我在以后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会重点考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够得上我的计划。务实会更加的接近目标!
其次,在日更过程中,我觉得我更爱表达和更敢于表达。鬼知道以前是怎么回事,总是不爱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是觉得自己的观点不好,更多的时候还是缺乏勇气。勇敢的表达,即使是错的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先表达出来了再说。
另外,有一群人一起更新,会不那么孤单,会有人对你的文章进行反馈,尤其是在写故事的走向上,跟Luna的讨论上,让我对故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而自己看看别人的文章,也是拓展自我眼界的一种方式,能看到别人在想什么和关注什么,别人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而且一群人里每个人写的内容里,多多少少会透露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会看接受到不同的思维和想法,非常的“open minded”。
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简书上那么多人都在写文章,大家都在积极的表达。当表达变得越来越容易的时候,需要的越是精品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日更,日更只是一种刚开始培养文字感觉的方式。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如果仅是记录,发微博或者朋友圈即可。如果这样日更就会有些困难,因为高质量的输出意味着更多的学习和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日更可能只是形式,高质量的输出是日更之后的更进一步的目标,或者那个时候,周更更为靠谱一些。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一个字---慢。越是在快速变化的信息中,慢慢的思考,慢慢的培养,慢慢的做,踏实的做踏实的写,才是最珍贵和最应该提倡的东西,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每天都吃得饱饱的,不长胖都难。
所以接下来,我会开始写另外一个长篇的故事,会借鉴这次的经验,慢慢写!
再次感谢这二十一天,时间很快也很慢,你如何对待时间,时间就如何对待你,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