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烟雨雨巷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哲学家和文学家,除此之外,他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有所建树,还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
培根出生于英国官宦之家,父亲尼古拉·培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母亲是个博学多才的贵族妇女。拥有超于同龄人的才华和这种家庭背景,培根的前途不可谓不光明,他小小年纪便经常出入宫廷,深受伊丽莎白赏识。12岁上剑桥大学,14岁到巴黎学习统计学和外交。可惜上天似乎不愿让他如此一帆风顺,在他16岁的时候,父亲突然病故。失去经济支柱的培根只能回国,由于不是长子得到的遗产不多,只能自谋出路,开始学习法律。21岁培根正式成为一名律师,23岁成为议员,他希望得到女王伊丽莎白的青睐但又因为他在议会中过分果敢地反对女王的税务法案导致女王拒绝重用他。
后来他投奔女王宠臣埃塞克斯伯爵,与之建立深厚友谊。埃塞克斯数次向女王推荐培根,但均未成功,他过意不去,便赠与培根一方田产。后来,埃塞克斯因谋反事情败露被捕,当时作为女王高级法律顾问的培根亲自起草一份报告认定埃塞克斯犯了叛国罪。
1603年伊丽莎白驾崩,苏格兰王詹姆斯继位,52岁的他终于迎来了自己转折点,他受到了新国王的重用,一路青云直上。辉煌只有短短几年,60岁的他因为被卷入受贿案而被削官为民,仕途无望。5年后在一次实验研究中染病去世。
培根的一生热衷功名,他希望靠权力和地位实现自己为国家带来安定,简化法律,改革教会,建立新哲学的理想。
然而培根却又一直饱受争议。很多人说培根是靠出卖朋友而发迹,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首先他作为女王高级法律顾问,拟写判定报告是他的工作职责,报告的内容并不是他能决定的,说白了,他不过是女王的高级秘书而已,女王才是那个掌管生杀大权的人。其次,从他的结果上来看,女王并没有因此提拔他,这就没什么发迹之说了。但说他是个有言无德的人却是一点不为过。他在文章中宣扬的东西,却连自己都做不到。我不喜欢他在文章里大书特书崇尚节俭,而自己转身却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不喜欢他主张廉洁,而自己转身却接受贿赂,最终因贿赂丢官,身败名裂。
他的为人处世有所争议,但他的才华却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作品经历几百年的大浪淘沙仍然能传世于此。在培根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代表作有《学术的进步》《新工具》《培根随笔》等。不得不承认培根的才华横溢,他文笔简洁,文章字字珠玑,振聋发聩。
我特别喜欢他的随笔,文章篇幅短小,很多都不超过千字,他力求以最精悍简短的篇幅摆事实讲道理,注重内容思想的深刻老练、沉稳有力。他的语言没有其他作家散文的闲散随意,而是拥有诗一般的凝练,事实般的严谨真实,例如在《谈美》中写道“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素净处最佳”,简洁而不苍白,深刻而不失趣味,几乎篇篇随笔都能找到像这种至理名言,使得文章更加引人入胜。他的笔调客观冷静,文风独特,读完之后能令人茅塞顿开而且特别赞同他的观点,具有极高的信服力。不愧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