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结果下来后,学校教师群里便炸开了锅。满心里想着稳稳地拿到中学副高级职称的她,并没有在评审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于是她在群里严厉质问学校领导和评审组成员,为什么业绩不如自己的人上去了而她却被刷了下来?
其实,她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当年的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将考核成绩变成全校第一的时候,县上却没有给我们学校一个副高职称的名额,那种沮丧,那种失落,没有人可以体会。
再后来的若干年里,我干脆放弃了评审副高职称的想法,淡去了职称给自己心情的影响,内心反而变得从容淡定了许多。
今年九月,是《北京文学》创刊70周年大庆,在齐帆齐写作成长营里,齐帆齐为我们争取到了读新书,写书评的活动。
我领到的书是《浮生自在》,是一本由史铁生、贾平凹、毕飞宇、汪曾祺等十六位文学大家们的散文集。
全书共有三辑:放下的禅意,享受自在生活和静思与独处。
汪曾祺先生的《西山客话》,给读者展现了北京八大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读来给人一种气贯长虹,身临其境的感觉。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仕大夫,他的文字中浓浓的烟火味,深深的人间情。读过他的《人间草木》和《慢煮生活》,每读一篇,都被先生有趣而深沉的文字所折服。
《飞越密西西比》一文中,毕飞宇用自己在美国的一飞行经历,告诉读者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再有效地分配出去,生命才得以舒展,蓬勃的大树才不至于长成一根可笑的旗杆。
在《大地之上,天空之下》一文中,蒋殊用充满深情而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八十岁老母的辛苦一生,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放下心中纷扰,舍得外物得失,包容他人过失,才能实现自我修行,拥有一个豁达、通透的生命。”
在《一只愤世嫉俗的猫》一文中,胡念帮用幽默风趣的笔调,塑造了一只不与众猫同流合污而又充满爱心的猫,这只猫不与其它的猫一起用餐,也不食主人的嗟来之食,给人一种自命清高的感觉。但它对自己的五个孩子却总是关爱有加,舍不得主人将它们一一送走。
“珍惜每一个云淡风清的小日子,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哪怕经历风雨,也能从容抵抗所有的不安。”
《花朵上的沙尘暴》,是杨献平写给沙漠的一篇文章。
那一年刮沙尘暴的时候,我还生活在乌鞘岭上的一个小镇子上,漫天的黄沙将天空渲染成一种黑里透红的黄,人所到之处皆是沙尘,嘴里、鼻孔里,甚至眼睛里都是沙子。
屋子里一片黑暗,太阳在飞扬的沙尘中艰难地露出昏昏沉沉的光芒。
因有过亲身经历,所以读杨老师的文章时,便生出许多的亲切感来。
贾平凹老师的《又上白云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主要写了贾平凹老师25年后再上佳县白云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生存的艰辛,活着的意义以及人生中的一些信念,贾老师都一一进行了悄无声息的考问。
“要信哩,人活在世上,一定要信点什的”。贾老师如是说。
本书三个专辑,十六位著名作家的十六篇文章,篇篇都是经典,篇篇都洋溢着无限精彩。
有人说冬天的白昼,短得只有一盏茶的时间。那么,就请你在这一盏茶的时间里,捧起这本《浮生自在》,享受与书相处,享受那种从浮躁的世间与喧嚣的人群中抽身而出的万籁俱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