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提出,一本好的书会有一个骨架,作者的任务是设计整体与部分能够巧妙联系的骨架,给予其血肉。读者的任务是找出其骨架,能说出书的主旨。我想,其实不是对于一本书,对于一篇好的文章也是。
关于写的《嘿,我想问你两个问题》是在简书上随感而发。因为是随感,想到什么写什么,所以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主旨,或者没有什么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有用的信息。
在上网学会如何起标题的过程中,杨坤龙老师提出标题是给读者的一个承诺。即“我给你标题所承诺的东西,你把你的注意力和时间给我。”
读者打开文章的原因,我觉得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阅读的目的差不多。为了娱乐、获得资讯或者获得理解。
所以在写一篇文章之前,列好提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自己的境界还远没有到行云流水,但我的特点之一是想法活跃,容易天马行空。如果没有一个主题,想到什么写什么会导致读者不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
平时在写随感的时候可以这样,因为这种写的状态不受束缚,自己很享受。但是想要提高自己文章的阅读量,需要更多的考虑读者,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和别人聊天的谈资、表达读者自己的想法(有共鸣)、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价值和帮助、或者有利于读者通过转发能够塑造自己的形象?所以在公众号的推文就要站在这几点进行考虑。
基于此,《嘿,我想问你两个问题》可以扩展成以下几个主题进行创作。关于作为自己人生信仰的一句话、最喜欢的一个人、接受自卑情绪、李白的那些仙句、我怎么才能像马斯克一样成为世界首富、奥黛丽·赫本主演的5部不得不看的经典电影......再配上好的名字,这样的文章对于读者来说才有价值。
一篇文章不必要传达很多东西,把联想到的东西都毫无秩序的堆叠在一起,然后呈现给读者。抓住主题,简明扼要而通俗。
所以给自己的建议:平时在简书就写随笔,想到什么写什么。但是如果文章的目的就是发推文,那就要先确定主题,罗列好提纲,然后进行创作。力求每一篇文章对读者来说都有价值。宁滥勿缺,没有创造出有价值的文章就先不更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