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大家晚上好,今天牛叔要放大招,给大家来一幅中国山水画,这是牛叔第一次在木头上尝试画山水画。
这幅画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它的作者也是个传奇人物,叫王希孟。
这个少年才18岁就画下了这幅传世名画,而且只需要这一幅画,就够后人观瞻的了。
它就是《千里江山图》。
《国家宝藏》里李晨还扮演过皇帝
18岁那年,牛叔还是刚刚拿起画笔的黄毛小子。
接下来就来教大家怎么画~
STEP 1
准备好丙烯颜料,画笔,木片
有人说可以用油画颜料吗?当然可以啦!不过做个最最简单的比较给你看——
丙烯颜料:成本低、好操作、易学、易干
油画颜料:成本高、不好操作、不易干
我建议用丙烯颜料画木片画。
除了颜料,你还需要准备木片。初学者可以用杉木,因为成本低,如果画失败了,那可以换一块。
问题是杉木干后,容易裂开,我还涂了木油,但是会影响画作的效果,首先味道就蛮大的,而且没有了树木原生的色彩和木纹理,至少我不是很喜欢了。
目前放牛的小画家的作品全部都换成香樟木这样硬度较高的木片,为了保障质量,牛叔也是下了血本了。
STEP 2
用铅笔线描稿
其实画木片画和纸上绘画或者布上绘画,差不多。主要是载体不同,画画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调整。
STEP 3
上色
我最近疯狂的迷上了山水画,把国画用丙烯颜料画到木片上,好像是很有趣的尝试,乐在其中。
有学习过国画的朋友大概应该也知道,笔、墨、宣纸的三者结合才可以发挥国画的特色,特别是宣纸的特性,让每一笔都很生动。
但是丙烯和木片的结合就不会那么的自然了,毕竟木片它只是个载体,并不是让你觉得笔,颜料和木片结合后,有多么惊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画画的人怎么处理了。
千里江山图我画了不少,这只是其中一幅。每次画都有不同的感受。千里江山图的色彩鲜亮,完全不像是近千年的国画。青绿山水国画更让你感觉不到那古朴的气息(跟常见的“素色国画”来说)。
如果你看过这幅画,会发现石青和绿色依然很鲜亮,除了绢的色彩泛黄外,整体的色彩是很漂亮的。这幅画的矿物质颜料的覆盖还是蛮厚的,所以这幅画并不容易见到,每一次展出都会对它产生破坏。
我是先用各种颜料调和成泛黄的底色,例如天空,山体,路面画了第一遍颜色,接下来就调和湖面的绿色,整体的把颜色区分开(这多少有点现在绘画技巧,总是觉得挺怪异,对不起祖宗了。)
王希孟的这幅青绿山水画,是反复地覆盖画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去理解这幅画的步骤才可以动笔画的。
山是重点表现地方,而且山水的面积非常大。起起伏伏的山体不是一片,而是各有穿插,此起彼伏。包括山体的各种皴法,焦枯浓淡相宜,这是丙烯画没有办法做到的,只是画个表面而已。
大致的色彩有了一些意思了,那接下来就是用细笔来绘制细节了,比如远处的山形,近处的树木,高高低低的起伏穿插等,非常的丰富。这一步一定要耐住性子,仔细的体会,万万不可急于求成。
我无论是画山,还是画树,画人,都爱从上往下画,当然国画并没有一定的规矩 ,重在你个人的习惯,不必拘泥。要学习古法,但也要从里面走出来。
房屋,嬉戏的人,屋外的围栏,湖边的柳树,木桥等等都让我感觉到穿越回古代一样,打开眼睛去看看那时候的风景,感受千年前人们的生活。
牛叔有个习惯,画画可能需要5个小时,但是画完后,会坐在那看着自己的画,一看就是2个小时,这可能是很多画画人的通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