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

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

作者: 紫洞箫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20:58 被阅读0次

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王昌龄

对于文豪辈出、群星璀璨的大唐时代,王昌龄的确并不怎么耀眼。或许是自己的孤陋寡闻,抑或是这位夫子真的不慕功名,我对他的了解只限于他是一位出名的边塞诗人。那首铿锵豪迈的七言绝句《出塞》,至今还响彻耳旁,跟孩子们讲述,依然能够忆起自己初读此诗时的慷慨激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意不只流露于字里行间,更是响彻史书传于今日。而今又读王昌龄,真的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这个至今还有争议,一说为“京兆”,今山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八年庚申(720年)左右曾居嵩山学道。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经过他坚持不懈的追求,广泛精心的研读,终于在开元十五年应进士试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但是他心有不甘,于开元二十二年再应博学宏词科考,并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官职扔未见升迁,仅被授予祀水尉。二次及第,可见其博学多才。可是科场得意,官场失意,王昌龄受到打击。开元二十八年,他被贬荒僻岭南,任江宁丞。著名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便出自赴任之日,这时他正遭谤议,送别友人,可见内心的凄切。“寒雨两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临别唯以冰心玉壶自明心迹。

王昌龄生在盛唐,一直相信盛唐,爱着盛唐。不管前方的路途多么险恶,不管自己遭遇了多少磨难,他都是冰心一片。在璨若星河的盛唐诗人中,也只有王昌龄做到了这一点。

李白在得意的时候,豪情万丈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但是,一旦失意,一旦挫折,李白也会懊恼,也会埋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杜甫是诗圣,深情地爱着这片土地,更是眼里常含着泪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旦如尧舜一般的君主不给这个机会呢?杜甫也会发牢骚,也会心灰意冷地感慨“生前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至于王维,“晚来颇好道,万事不关心”。孟浩然“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更是如此了。在唐代诗人中,几乎找不到从来不闹情绪,不使性子的,唯有王昌龄是个例外。在盛唐的诗人中,王昌龄其实是最有资格吐一吐怨气的。仕途的顶点不过是江宁丞、龙标尉,最高才是正八品。顶级的学历,低微的待遇,恶劣的工作环境,换做李白,即便是温和的杜甫,早就写诗骂上一千遍了。你看不出,他穷其一生都是一个落魄的人。因为再落魄,仕途再不如意,他都没有抱怨吐槽、自暴自弃,这就是王昌龄的伟大。

王昌龄爱着他的大唐,他也知道这个国家有很多的缺点。他把他的规劝,他的敏感,他对生命本质的感悟,很委婉地写了出来。有诗云“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还有“黄沙百战穿金

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无论是宫怨诗、边塞诗还是送别诗,王昌龄都用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你生在这里,你就要爱你的国家。当你的国家需要你时,你就要为你的国家奉献,甚至牺牲最珍贵的生命。正是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才有后世“七绝圣手”的美誉。

    王昌龄交友甚广,与王之涣、高适斗诗被传为佳话,在襄阳与孟浩然相知相交,却天不遂人愿,孟浩然旧疾复发不幸逝世。离开路上很悲伤,然而在巴陵却意外结交李白,二人一见如故,泛舟饮酒好不自在。临别王昌龄写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份份真挚的情谊让他更是厚爱这片热土。

王昌龄,爱了一辈子盛唐,却没有得以善终。史书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弃官隐居,回归乡里,没想到行至毫州竟被刺史闾丘晓所杀。亳州刺史为何要杀王昌龄?历史没有记载。但肯定罪不至死,不然,杀他的闾丘晓也不会如此招人恨。后来,河南节度使张镐统兵河南,因闾丘晓救援不利、贻误战机而杖杀了闾丘晓,为王昌龄报了仇。临死前闾丘晓跪下哀求,家有亲老,可否饶过一命?张镐说:你有父母要养。可那被冤杀的王昌龄的双亲谁来奉养?在血的事实面前,闾丘晓无言以对,唯有受死。

王昌龄的生平简历在《旧唐书》里寥寥 51 字,在《新唐书》也不过 98 字,就连出生地和遇害地都语焉不详。我们见识了他那些或开阔、或明净、或缠绵的诗句,但又如此陌生于他的生命本身,只知晓他是正史里无足重轻的寻常官吏,盛世里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乱世里草芥般的一条性命。惟有他的诗句,清澈优美,在粗粝荒凉的命运里闪烁珠玉般的光泽。

    王昌龄教会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哪怕有坎坷磨难,荆棘满路,也要义无反顾。这份沉甸甸的爱国情,让人涕泪满衣裳,可叹,可叹……

相关文章

  • 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

    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王昌龄 对于文豪辈出、群星璀璨的大唐时代,王昌龄的确并不怎么耀眼。或许是自己的孤陋寡闻,抑或...

  • 诗歌赏读 | 边塞诗那么多,但这一首决不能错过

    秦月汉关,边疆气魄。来诗歌赏读“诗家夫子”王昌龄的《出塞》诗,感受边塞诗的雄浑~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今天...

  • 出塞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这首边塞诗,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

  • 边塞诗 家国情

    时间:2022年1月8日 星期六 天气:小雨 这段时间因疫情宅家,也不能无所事事,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除给公司...

  • 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诗鉴赏。

    一导入。 学生背诵四首古诗。 同学们,这是四首诗我们都学过,老师把他们称为边塞诗。 哪什么是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

  • 《凉州词.出塞》

    什么叫边塞诗?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

  • 《边塞诗》读后感

    随便写写。 前不久读了《边塞诗》这本电子书,感觉不错。书本内容是总结了唐朝的边塞诗。边塞诗的大体性格是豪迈的,读起...

  •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军营生活以及战士思乡之情为主要题材的一类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边塞诗的身影,如《诗经....

  • 027读《碛中作》岑参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本期的边塞诗较多,边塞诗是...

  • 采薇与边塞诗

    今天解读《采薇》时,突觉它可以成为边塞诗的先祖了,边塞诗里常抒发的情感在《采薇》里大多可以见到。 边塞诗常抒发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家夫子 边塞良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qz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