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会开完了,军运村楼盘要对外发售,变身为居民住宅区。军运村到底是个啥模样?未来的军运住宅区又会怎么样?还听说军运村那里,花海绵延有几公里之浩盛。带着问题,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看了军运村。
坐地铁七号线在野芷湖转八号线(三期),便到了军运村。这个地铁八号线(三期)是在八号线(二期)还未通达的情况下,专门提前为军运村接通的。如果看地铁通车线路图,会看到这样的图景:八号线(一期)终点站梨园至野芷湖站,还在施工的八号线(二期)是一大段空白在图上。一条地铁线路,中间未通,两头通了遥相呼应,也是有趣得很。

出了地铁站,因为东面有铁栅栏围住,从军运村正门也就是南门进去,需要绕一下。

绕到南面走不远,看到“军运村欢迎中心”的立柱。

再走几步,是一个玉环“和”字雕塑,这应该就是正门了。

这里现在已经成为“看房中心”,正在接待络绎不绝的看房者。从现场热闹的场景看,这个即将公开发售的楼盘应该不愁销售不出去。

看看周围环境,军运村旁边,应该是西侧吧,是一大片公园,再远处是湖。有一条专供汽车出入的大道将楼群与大片绿地隔开。

这个公园,军运会期间,不知是不是各国运动员经常在里面遛弯的去处,是的话,感觉应该不错。

环楼群外围,都是过去听到或电视里看到的熟悉的名字。

媒体中心,
餐厅。来了才知道,工作人员,媒体人员和运动员,分不同的餐厅进餐。
媒体人员餐厅,用武汉人的话说是在“幺子角(guo)里”(旮旯里) ,

工作人员和运动员餐厅差不多的规模,


可知,当时军运会运动员裁判员等的人数,和为军运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志愿者人数,至少是差不多。如果说确实有多有少,我相信为军运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一定更多些。

所有的餐厅都是临时建筑,拆除后用地拍卖,将进行新的房地产开发。
隔着已经闭门的运动员餐厅玻璃向里张望,曾经的热闹已经归于一片安静寂然。


现在由军运村北门进去,走的是一系列看样板房的路线。

而村内里的建筑和园林化布局,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样板房吸引来不少人。



还有配套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小学的操场,

就是运动员入村升国旗的地方,而正对着操场的两栋楼,眺台上都龛着国旗,那是中国运动员入住的地方。

参观中,不时听到访客议论,主要的评价,一是说这一带滨湖地区,已经通了地铁,未来发展势头看好,居住环境也不会差。再是说,整个军运村的建筑包括园林,都很漂亮,内装修也很有档次,每家每户还有外接利用太阳能的热水器,很时尚;同时,对楼房的建筑质量可以放心,因为曾是国际性场所,肯定各项建设指标的把关和监理审查会很严。另外,房型面积分别有105 ,115,125,135 平米等,大小适中。配套的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商业设施等,也都齐全。

我虽未打算入住军运村,看到有这么好的环境条件,还是替未来入住的居民高兴,希望也相信他们会住得很惬意。
因为坐地铁来的,没有看到那几公里漂亮的花海,有些遗憾。不过,来之前带着的那些问题,有了圆满的答案,还是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