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小区,我就一路往西奔跑了起来。可跑着跑着,我就累了,只好走走,再跑跑了。
到了彩虹路上,人多了起来。只不过的是,大多的都是出来散步行走的人,而跑者寥寥。一个穿着牛仔裙的女孩手里拿着那种带杆的,可以把手机放在上面的,一面行走,一面对着手机屏幕说:“我早晨出来是锻炼的……”
给人的感觉,她这不是常出来锻炼的,锻炼还要做视频、发朋友圈,显然是作秀的罢了。
出来锻炼的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一个老汉拄着拐杖还在一步步地挪动着。看到这,我就想,他也想扔了手里的拐杖,自由地行走啊!只是,锻炼是长期的,短期是见不到效果的。
快到山边了,终于见到了一群孩子在亭子中锻炼了。教练模样的中年人在一边数着孩子们做的俯卧撑,嘴里喊着:“一个!”“两个!”“三个!”可那些孩子真没几个做的是标准的。教练也不纠正,敷衍地数着数字。
上坡时,一个中年汉子光着膀子跑了下来。健硕的肌肉要让一些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这时的我,早已是汗流浃背的了。眼前的风景又让我眼前一亮:到了深秀湖了!
深秀湖,以前这儿又叫九曲桥。大概是源于北宋欧阳修在此写的《醉翁亭记》里的“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故改名。
想这深秀湖,以前还有个唐代的诗人韦应物在这写过的《滁州西涧》。现在,不仅路名有西涧,就是小区也有西涧的名了,可见诗人的影响力有多大的了。
踏上千年的古道,想着曾经的岁月,不禁为脚下这磨得光滑的石面感慨,它们承载着多少岁月的洗礼和人间苦难的见证。
这时,眼前有一个光膀的瘦汉倒着向前跑,见我跑了过来,就慌忙往边上靠,踉跄了一下。我歉意地笑了笑,跑了过去。
前面,就是往南天门的石阶了,这时,我停了跑,慢步走了起来,看着门廊上写的《天蹊雲径》就一步步地迈着石阶向上攀去。
想是天热和身上有汗腥气的原因,总有些虫子在我的眼前和脑后乱飞。我只好不时地挥手驱赶着,但脚步不停。在林中的石阶往上攀登着。终于,我上到了台阶的顶端,而上面的都是土路了。因为没到最高点,也就见不到南天门,所以,我只好继续往上攀登着,路上,能看到埋在路中裸露出一些的粗水管和缆线,想必在山上,也是需要水和照明的了。
往上,终于看到亭子,也看到了几个游人了。近前一看,上面挂着锁,并标有“此门不通”。透过院门,能看见院内有石板铺的路和一些杂草。后来得知,应是南天门的后院了。
小门的旁边有一排四个屋似的卫生间,门上的绿灯亮着“没人”。
因没见着南天门,我就跟着这几个游人踏着脚下又有的石阶向前走了。背包的中年男人将手里的矿泉水喝过一口,递给了身边的女孩。女孩喝过,又从男人背包里拿出一瓶,跑着喊着:“二叔,包里还有水呢!”,送给前面走着的两个男人。想来,这是一家人,是出来游玩的。
转过了坡,过去,前面有亭子了。近前一看,亭门的上方正写着“南天门”,我注意了一下四周,这儿确实是山顶了,到这儿,也就有了一种“山高我为峰”的豪情了。
背包的男人问话了:“不进去了吧?”那个叫“二叔”的说了:“来都来了,进去看一下嘛!”一面说,一面问门前扫地的老人在哪儿买票。
我一看,就知是外地来的游客。因为,本地的人是看过里面的了,一般都是到此来看看风景,散散心的。所以,到了这儿,我就计划着该怎么往回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