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故事
看完严歌苓的《芳华》,不禁让人感慨,也让人回味。
主人公刘峰在文工团众人的眼里是个比雷锋还要雷锋的人,他竭尽全力地帮助所有人,他热情,善良,优秀,年年标兵,没有缺点。
他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没有七情六欲,是一个生活在众人眼前的圣人。
他看可以做好事,可以为人善良,甚至可以什么活都会做,但就是不能有一点人间烟火气。
所以当他向林丁丁表白,甚至拥抱林丁丁的时候,注定是个悲剧。
在林丁丁心里,刘峰只能是圣人,只能做好人好事,不能有这种“脏”心思。
在林丁丁心里,刘峰怎么可以“摸”她?怎么可以让她腐蚀活雷锋?是一种幻灭,恶心,辜负......
背叛来的一点也不突然。
在文工团里的那个年代,是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年代,是一个以背叛为主题的年代,是一个以找他人污点为快的年代,是一个把高处的人低下去才能显示他们“高”的年代。
刘峰被背叛,被落井下石,每个能用脚踩到他,都会踩他一脚。
然后开始了他悲剧的生涯,被下放连队,上越南战场,受伤导致失去右手,退伍后生活困难,家庭、婚姻、事业都很失败,一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孤独的斗士战斗的故事。

二、关于坚持
刘峰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人,无论是在文工团,在连队,还是在后来的退伍生活里,坚持的精神贯穿整篇文章。
1.坚持做雷锋
刘峰他坚持自己的思想,照顾整个文工团。
战友的手表无法修复时,他便自己学习研究,给修好了;
战友不习惯北方伙食时,他煮挂面给她吃;
食堂煮的饺子破了没人吃时,他主动要过来吃;
好不容易得来的进修指标,他却拱手相让;
战友结婚,队友买不起沙发,他亲手打造;
团里哪里破了,什么工具坏了,他修理,甚至猪跑出圈了,都是他的事。
刘峰的坚持,成功的成为了文工团大保姆,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没有人不需要他,也没有人真的“心里”需要他。
他的坚持,成功的成为了文工团里的一个“思想”,一个种类,一个应该本本分分做他的模仿英雄标兵。
2.坚持爱情
刘峰他坚持自己的爱情,隐晦地表达他对林丁丁的爱意。
为了爱林丁丁,做甜饼给她,为她改善伙食;
为了爱林丁丁,怕影响她进步,迟迟不明确表白,暗暗地帮助她入党;
为了爱林丁丁,他只想看着她,他甚至放弃了宝贵的进修名额,只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爱情。
哪怕触摸事件后,依然心里爱着林丁丁,依然没有人可以代替林丁丁,执着的爱着,经久不变。
对林丁丁,他心里、身体、手指尖,都会爱,正因为手指尖碰触的身体不是别人,是林丁丁的,那一记碰触是那么销魂,那么该死,那么值得为之一死。
为了保留林丁丁最美好的样子在他心里,他不去参加聚会,他不愿意她变,不愿意她老,不愿意她不好看。
刘峰对林丁丁的爱是那么的刻骨铭心,是那么的痛。
3.坚持信念
战争突然来临,刘峰带领一队新兵执行任务,最后因为他受伤而成为全队唯一活着的人。他内疚,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战友。他坚持寻找他们的骸骨,几十年从未放弃。他坚持自己的责任,生的时候没有照顾好,死时一定要有埋忠骨之地。
当刘峰得肠癌时,他是一个躲起来病,躲起来痛,最后躲起来死的人,健康的时候随你麻烦他,没了健康他绝不麻烦你,他坚持着心中善良的信念。

三、关于芳华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芳华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代,因为正芳华,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所以青春无悔。
刘峰后悔吗?从文中看出,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过得也许不好,但他一直是心安的,是坦然的。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相信刘峰会做一样的选择。
正芳华,刘峰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在文工团里学雷锋做好事,当标兵做先进,从一帮干部子弟里脱颖而出。
正芳华,刘峰为爱情做最好的选择,为爱情,放弃了进修的宝贵名额,让给更需要的同志,不是他大公无私,不是他善良,只是为了他喜欢林丁丁。只是他不性感,不会表达,不会释放魅力,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爱情。
正芳华,刘峰做的选择也许不是正确的,但一定是当时的他最想做的事情。包括书里其他几个花样少女,她们当时做的决定是错的,会伤害人,但她们义无反顾地去做了,哪怕是悔不当初。
每个人都有芳华,有冲动,有开心,有泪水,有爱有恨,甚至还有悔不当初。
如果你在最芳华的时候,没有经历过该经历的,没有做想做的事情,那就不算是青春。
一个压抑的,一个不释放的,一个特别理智的,那不是青春,是大学教授,是政治委员。

四、《芳华》
《芳华》说要善良,不是刘峰那样的善良,而是《芳华》的描述者萧穗子那样的善良,也是书里唯一一个有好结局的人。
萧穗子的善良让她能融入大集体,能和趾高气扬的郝淑雯搞好关系,也能帮助无助的何小曼解围(电影里叫何小萍),甚至在爱情失败时,也不记恨任何人。最后她奋斗考上大学,成为作家,她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每个写作人想要成为萧穗子那样的作家,需要她那样的善良,需要她那样的爱,需要她那样的包容。
用电影《芳华》最后那感人的旁白结束本文。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谁让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