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的《舞会》,最初读完一头雾水,不知道作家到底想表达什么。
故事分为两幕,第一幕发生在明治十九年(1886年),17岁的名门少女明子,到鹿鸣馆参加舞会。她的娇艳明媚,引得留着辫子的中国高官、老谋深算的法国伯爵都为之注目。
舞会上,明子邂逅了一位英俊的法国海军军官。他们共舞数曲,明子察觉到军官对自己的好奇和关注,他称赞她像画家瓦托笔下的公主一样美丽。舞曲结束,他们挽着手臂,一起欣赏绚丽的烟火。
“明子觉得那束焰火是那么美,简直美得令人不禁悲从中来。”
军官若有所思,“我们的人生,也好像烟火”。
故事第二幕转到多年后,明子已经成了老夫人,还深深留恋着当年的这一幕往事。她将鹿鸣馆舞会的回忆讲给火车上遇到的青年小说家。
小说家问到那位海军军官的名字,老夫人回答:“当然知道,他叫于连•维奥。”小说家兴奋地说,那就是写《菊子夫人》的皮埃尔•洛蒂。
故事在老妇人的讶然中落幕,“不,他不叫洛蒂。叫于连•维奥”。
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浪漫邂逅的故事,但是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之所以迷惑,因为作者是芥川龙之介啊。
芥川龙之介何许人也?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素有“鬼才”之称的日本文坛巨匠,长于挖掘人性。说到《舞会》也许比较陌生,提起《罗生门》,大家应该很熟悉。
对人性和人世的丑恶感到悲观失望的芥川龙之介,于1927年弃世自杀。这么一位充满怀疑主义色彩和幻灭感的作家,怎么会写一个浪漫的邂逅故事。
去搜索这篇小说的背景,才理解文字表面之下的内容。文中处处埋下伏笔,每一句话都蕴含深意。
清楚“鹿鸣馆”这个背景,了解法国作家皮埃尔•洛蒂和他的小说《菊子夫人》,才能读懂这篇文章。
当然,即使不了解这些,也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及芥川龙之介深深的虚无和幻灭感。
这就是小说家的高明之处,他只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而不同的读者品读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意味。
他搭建一座宫殿,路过的观众看到外观,进入宫殿的读者,则欣赏到另外一番景象。
宫殿内外景象似乎不同,却流露着同样的,作家骨子里的气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