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雨生红球藻(又被叫做湖生红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属于团藻目,红球藻科。)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
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为1.5%~3.0%,是自然界中虾青素含量最丰富的生物,被誉为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23701/4f8ff74ca48ca03b.jpeg)
藻细胞在优胜劣汰中化身为藻种
虾青素因为技术及生产因素的制约,极难量产,目前全球只有7家公司掌握天然虾青素的生产技术,并能商业化量产。
Cyanotech Corporation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夏威夷拥有90英亩的微藻养殖田,并使用专利技术专业制造生产他的产品。
在一大片微藻养殖田中,雨生红球藻要被放到一些小楼里。技术人员进入其中,必须得先换上白色防护服,走进去凉飕飕的,因为是密封恒温洁净间,室温必须保持在25℃。小楼大约15平方米,放的全都是置物架,架子上一个挨一个的是细颈大肚瓶,瓶内是草绿色液体。这些就是最原始的藻种。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23701/de8dfee33946fa00.jpeg)
但是这400瓶原始藻中优胜劣汰从未停止过。技术人员不断地从中选取富含虾青素含量的红球藻,大约从1000个红球藻细胞里,只能挑选出两三个藻细胞,只有这两三个藻细胞才有资格成为藻种。
当优胜者藻种转为深绿色,就意味着成熟了。一旦被紫外线消毒灭菌后,就被送进一级扩种库,而这里的环境也要保证全封闭、零污染。
恒温保湿无菌是藻种们的生存环境
经过严格净化的蒸馏水是藻种的主要载体,其中还要加入多年来优选配置的培养液,有其非常独特的保密配方,这是藻儿们的食物。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23701/6bd5ac535634e168.jpeg)
把藻儿们静置7-15天后,待其自然分裂增殖完成后,藻种们将进入半开放的生产车间,在那里,它们将度过一段最舒适的时光。雨生红球藻的生存环境必须恒温保湿无菌。微藻类的菌群是从小的生物反应器开始的,这些生物反应器的光照,温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都被严格控制。藻类就是在这种不断搅拌的生物反应器中生长的。
藻儿们在巨大“输液袋”里开始成长
当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被转到大的孵化罐中,这些藻类会在这种低光照、受控制的室内环境下生长大约两个星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23701/fcbc8b2b92170e54.jpeg)
将输液袋中的雨生红球藻放入半封闭的鱼缸样容器,继续精心呵护,保证大量扩种。这一阶段,也是为它们进入外池,也就是跑道池做准备。跑道池是雨生红球藻的“生死场”,损耗率达3成。
“蔬菜大棚”就是半开放的生产车间。放眼看去,全部都是悬吊着的巨大输液袋,足有半人高,袋里依旧是绿色液体,上下翻滚着,看上去充满活力。
历经残酷竞争的“死藻”在野外中存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与人一样,雨生红球藻要想生成虾青素,必须得先捱过一段艰苦时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23701/fc186e48ecd9115c.jpeg)
在高温、饥饿的恶劣环境下,雨生红球藻的细胞失去运动功能,形成孢子,为了繁衍下一代积累出虾青素。这时,绿色的液体就会转化为红色。
不仅如此,它们还得逃过水池内的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真菌、杂藻的吞噬和侵蚀。技术人员说,这种损害最大,常常一晚上,一池的藻都被吃光了。但通常要暴晒12天才能达到目的。这种“病虫害”的干扰,是雨生红球藻难以量产的最大问题之一,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个“生死场”里丧生的死藻不少,为了让死藻沉淀下来,提高采收率,跑道池也做了特别设计。
跑道池看起来就像一个椭圆形的跑道,里面的红色液体流速很快。不同的是,池子的两端拐弯处多了一个“U”型障碍,这样一来,一股道就变成了两股道。红色液体流过拐弯处时,速度不一,慢的那一股道,死藻就被沉淀下来。
最后,当红色阶段完成以后,这些雨生红球藻会被采集,以独特工艺萃取超浓缩虾青素。
物以稀为贵,每20吨原料藻液只能提取300克纯虾青素。这就是超天然虾青素整个成长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