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尊重命运与共情相助

尊重命运与共情相助

作者: 方丹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07:08 被阅读0次

      你身边有没有那样一类人,看到别人受伤了就仿佛伤到的是自己。比如说当你看到别人身上某个流血的伤口时,似乎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也能感觉到火辣的痛感,就仿佛流血的是自己。你很容易就会被带入某种情境之中来跟角色感同身受。而且这项技能是被动触发的,而非是主动选择的。完全不自觉、不自知、不受控地感知周遭的一切风吹草动,尤其是与自己很相关的人,更是能够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并且会被同样的情绪牵引……

      曾看过一些调研报告,也听过一些疗愈师的网课,看过一两本有关“身、心、灵”的书。作者们们把这类人群称为“高共感人群”。这个并不是一般的“换位思考”,这几乎等同于感同身受。《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里提到——高敏感人群都是拥有着一颗“哲学大脑”的大脑多项思考者。他们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有着不同的高敏感度,内心情感丰富且极易共情联想。

    1、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这类人群就像一个没什么防火墙的系统,觉知能力很强但修复和稳定能力很弱。每次接收太多信息就关不上这种感知的开关且一直处于这种高敏状态,非得睡一大觉才能转换过来。但在很多人都麻木的时候,她又觉得这种能力很可贵,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不同的声音。

      比如在疫情期间被隔离时,所看到周遭一片哀鸿遍野。这一类人群通常自己都无能为力,还是会忍不住心疼别人。看到一些医护服务不到位会感到愤怒,而自己想要帮忙却苍白无力,又或者是能帮却又不确定自己是在帮人还是在害人。同时又会为自己产生这种犹豫的想法而感到自责和愧疚。

      其实不要羞愧,也不是自私,只是那个场景的能量具有破坏性。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复和稳定系统的保护作用,还没有上升到和破坏系统平衡之时,保护自己也就是保护他人。

      说白了,之前三年就是一场浩劫。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而当每个人都在面对生死的时候,那都是天大的事,就会暴露出来各种各样的人性。在医院里的每个人都想活下去,总是会对医护人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只因她们被冠以“白衣天使”称号。可当她们抛却这一身份之后,也都是某个家庭的顶梁柱,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妈妈,某人的女儿。她们也怕阳,她们的家中也有人在等她们回家。

      大家都是人,人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尊重自己的人性,也尊重别人的人性。感知能力强的人,总是更容易感知到痛苦一些。尤其是当修复系统和稳定系统跟不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是给神经元强行接上了高压线。比起疫情带来的不适体感,她自己更担心的是这场疫情给人的心理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创伤。

    2、自爱圆满,而后爱人

      除了疫情之外,生活中还存在其他的创伤。高共感人群最怕的就是遇到高创伤人群,当你能感知到对方的心在流血的时候,你的心也会跟着流血。这也就意味着那个人成为了你的情绪黑洞,而你不知不觉间成了对方的情绪供养者。如果高共感人群的状态稳定时,双方可以享受彼此懂得的快感,我知你喜忧,你懂我悲欢。被帮助的人可以感受到自己被正向牵引,而帮助者也可以感受到给予的快乐。

      而一旦高共感人群的内心修复系统和稳定能力跟不上,那么一段正向的关系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双方输送给彼此的都是负面的东西居多,无法相互净化,且无法自行转化,这时一段关系也就走到了终结。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无法替代谁的苦或乐。有些东西该要承受也是他必须要受的即为因果。你可以帮助他,但最终结果还是他自己要受,这便是神佛也无法改变和替代的。

      尝试告诉自己,把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离去尊重他人命运。不干涉也不关注,最应该做的是关注自己的感受。清楚你也是这样的人,及时喊停吧,太消耗自己了!和情绪尽量的断联来发现自己并保护自己。

相关文章

  • 命运与共

    一个新冠肺炎病人,外国女孩,进入了大陆,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她身上,如何处置?大国营救由此展开,原因是女孩从大连船...

  • 命运与共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的共同敌人是病毒,中国应该贡献给世界疫情防控经验,出口防疫物资援助灾难国家,一切施予的恩...

  • 《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诗村月

    《地球村,人类命运与共》诗村月 春天,大地万物命运与共人类,新冠肺炎疫情命运与共,在这个地球村悲悯良知,面对那些孤...

  • 2021-01-21

    中原焦点团队郑海燕坚持分享946天2021.1.21 410,约练感悟 尊重,好奇与共情,温暖的陪伴,看到不容易,...

  • 读书手帐打卡DAY23

    #敏感与共情#

  • 为什么孩子越哄越哭?是因为你不懂儿童心理(父母必读)

    所谓理解与共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育儿方法。父母用“理解与共情”的方法回应孩子,孩子以后才能习得“理解与共情”的...

  • 2018-01-18

    “亲子关系与共情”的探讨

  • 具象与共情

    熟悉思维的内涵和外延举例说明什么是具象思维 一、具象思维 看到“具象思维”,想到某次跟一个群友的微信,因为算不上咨...

  • 倾听与共情

    张艳 焦点网络中级七期坚持分享第265天 今天的标题一看就知道学习了(捂脸),给孩子们洗完澡,给橙子讲完故事,...

  • 同感与共情

    一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人存在,但也不能太依赖社会他人而存在,严重脱轨的时代人生是衰败的,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我们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重命运与共情相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yt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