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2-20

2018-12-20

作者: 桦霖 | 来源:发表于2018-12-20 19:45 被阅读0次

12月20日

拆文

“你是男子汉,要勇敢,不能哭!”这句话毁了多少孩子

结构

递进

1由在小区里看到的一件事引出:不许男孩哭

2从大人对一个实验的反应来说明大人对男孩和女孩的区别对待

3通过自己家的小男孩说明男孩不知道怎么说明爱

4通过汪小菲的事例说明大部分男孩小时候都被教育要勇敢

5如何关爱男孩

素材

1小区看到的小男孩骑车摔跤,爸爸教育他男孩不可以哭

2约翰.康得利和珊卓. 康得利的实验

3自己家发生的事

4汪小菲恐高的事例

5《男孩不该走的路》

6刘德华的歌

金句

1这样剥夺男孩哭泣的权力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方便父母控制孩子的情绪?

2但男孩们,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爱。

3同样犯错,我忍不住要去安慰弱弱的妹妹,对强势的哥哥,气头上的我恨不得冲上去,在屁股上再添上几巴掌。

4受伤的心灵也无法得到抚慰,也无法恢复。男孩也就失去了得到关注和爱的机会。

5汪小菲说,如果女儿摔倒哭泣,他会很心疼,但如果是儿子摔倒了,他会特别不高兴。

6除了抑制情绪,男孩子还被要求不能哭。

7为什么赢了要抱在一起,输了却要一个人呆着?

8当男孩发出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帮助时,父母应及时响应男孩后面的深层次需求。

9有人会担心,这样“宠溺”男孩,会不会让男孩懦弱且娘娘腔?

10得到父母足够的爱和关注的男孩,长大后心理能更强大。

11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痛哭一回!

结尾

总结全文

读书笔记

生育是父母的事情,不是孩子的事。父母担心孩子不能接受二胎,是自己缺乏信心,转移焦虑,把孩子生生拉进问题的旋涡,让其不得安宁。

两个孩子的教育最核心的是同胞友爱,这个友爱是无条件的、天赋生成的,家长需要呵护、肯定,但也不能强求。

只要在一家生活,就不可能无摩擦、无争执。关于知识、价值观、世界观、生活观的讨论要平等,不能有大小主次之分。

西方的社会伦理以利他主义为中心,个人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前提,所以他们强调人与人彼此尊重。

中国人对孩子的家教需要有三句话:“自己的事自己做好”,“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尊重他人”,这三句话如果在孩子心里生根,孩子会以此为原则延伸出许多好的行为规范。

如果孩子犯错,不是教育他今后不再犯错,而是教导他对自己的错误负责,自己弥补错误带来的影响。孩子一旦知道犯错的成本不小,很麻烦,他会反思下次还要不要这样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2-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yu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