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49258/7e41636d11d050a9.jpg)
小时候,一到冬天,馒头放得又冷又硬,啃不动了。爷爷就会用一个烧床搁在煤火上,把馒头切成薄片儿放在上面,待到烤得焦黄香脆,爷爷会把金黄的馒头片儿宝贝一样递给我。接过馒头片,我迫不及待地张口就咬,裂开的馒头渣儿,馒头屑有的就洒在地上。爷爷一边心疼地把掉在地上的捡起来,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一边教导我:“吃焦脆的馒头片,不能上去就咬,要先用嘴包住,再用力吸,这样就不至于把馒头渣馒头屑儿掉在地上了”。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掉在地上的食物如果不捡起来吃掉,那就是糟蹋粮食,是要遭天谴的。妈妈总是深恶痛疾于人家倒在门前煤渣堆上的剩馒头,剩面条儿,“年轻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白白的馒头,香喷喷的面条,油饼,吃不了,就这样随手扔掉,这是遭罪呀。这样的人应该让他们生在六三年,试试在灾荒年忍饥挨饿的滋味”。饭桌上,妈妈总是教导我们,食物吃不完可以留到下一顿,就是不能丢掉,掉在地上,哪怕有脏污,她会让我们搁在水里冲洗一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以前灾荒年,地主家才能吃得起白面,油饼面条馒头是到了过年过节才能奢侈一次的,白面可舍不得扔”。
有一年,儿子过生日,妻子从饭馆订了几个他喜欢吃的热菜凉菜,满满地堆放了一桌子。儿子看得目不暇接,贪婪地狼吞虎咽,筷子夹也夹不过来,有时他不小心,肉块,蔬菜,大米粒儿有些就会掉在桌子上地上。儿子就毫不犹豫地捡了起来,洗也不洗就搁在嘴里。“脏了就丢到垃圾桶里,吃了多不卫生呀!”妻子嗔笑他。儿子憨笑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不是你们经常教导我们的吗?”是呀,虽然妻子那样说,但是平常她也是很节俭的人,破衣服缝了补,补了缝,缝缝补补又三年。掉在桌子上的菜,她也是毫不犹豫地夹起来吃掉。
老一辈务农,深知稼穑之繁琐劳累,因此餐桌上他们虽然不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语格言,可是他们世世代代言传身教,勤俭持家就像一根接力棒一般一代代交接下来,作为一种优良传统沉淀在家族的基因里,世代沿袭,历久弥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