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蓝园长的文章《家风家规,从餐桌文化开始》,我也想起了小时候家里餐桌上的那些规矩。
那时候,爸爸工作很忙,家里一般都是妈妈做饭,妈妈做饭的时候,经常会有意给我和弟弟布置一点小任务,比如洗洗菜啊,剥剥蒜头啊,让我们也参与到做饭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做的都是一些非常容易的小事情,但是围在妈妈身边,一起做饭的感觉非常温馨,有的时候还会一边择菜一边聊天,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还感觉非常幸福。
等到做菜的时候,我和弟弟就开始摆凳子、摆碗筷、端菜、盛饭,为吃饭做准备。弟弟小,不太会做,就跟着我,学着我的样子摆凳子、摆碗筷,或者端一些凉菜,等到所有的菜都上齐,大家都坐好以后,爸爸妈妈夹了第一口菜以后,我和弟弟才能够开始吃饭。吃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挪到自己面前,也不能只吃其中的一两个菜,也不能把筷子伸到菜碗的中部或底部去夹菜,更不能在菜碗里搅动,选自己喜欢吃的部分,如果这样,爸爸就会一筷子敲到我们的筷子上,瞪圆了眼睛,对我们怒目而视,下次我们就不敢了。
吃饭的时候,一般是不允许说话的,爸爸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吃不言寝不语”让我们知道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说话的,除非是夹不到菜请别人帮忙,或者是菜的咸淡不合适的时候简单表达意见,要不就是爸爸妈妈劝我们吃哪个菜,否则一般不会说什么。
吃完之前,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一般都不能离开饭桌。吃饭之前,盛饭的人事先都不会盛太满,方便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饭量再盛饭,所以谁都不能剩饭,只要饭碗里还有一粒饭,就不能离开桌子。吃完饭,必须把筷子整齐地放在桌子上,不能架在碗上,然后说一声“我吃完了”,才能离开桌子。
等到所有人都吃完饭,我和弟弟就负责收拾碗筷,先处理好剩下的饭菜,再把碗筷收到洗碗池里,然后擦桌子,擦桌子的时候必须由远一点的桌面向自己这个方向擦,以免食物残渣洒到了其他人身上或者地上。洗完碗筷,这才算是吃完了。
这些饭桌上的规矩,爸爸妈妈执行得非常严格,从这些规矩我们知道了,吃饭也好,做其他的事情也好,都有规矩,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些规矩;我们还知道了,吃饭的时候必须全家人到齐才能开始吃,这既是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尊重,也是家庭团圆和美的一种体现;我们还知道了,一个家庭里面,应该要尊老爱幼,爸爸妈妈动筷了我们才能吃饭;我们还知道了,每一顿饭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为这一顿饭付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