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继山:笔耕在艺术的原野上,放牧心灵

张继山:笔耕在艺术的原野上,放牧心灵

作者: 孺子牛文艺志愿公益组织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01:33 被阅读0次

    记者:贾玉森

      沿着岁月的长河,耕耘在艺术的原野之上,时而步履轻盈,时而步伐铿锵,时而或深或浅,走走停停,有时驻足凝望远方,有时俯身倾听大地深处的震撼,有时仰望苍穹,苍天不语,沉思自省,倾听心灵的回音,一颗永不放弃的赤诚之心,以黄牛的精神坚毅地走在这艺术的旷原之上,勤奋耕耘,放牧心灵,挥洒梦想,逐梦前行。

                曾几何时,张继山先生独自将行囊背负在稚嫩的双肩,以信仰之名,绽放青春的离殇。那是少年初成,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求艺术的真谛之乡,自此便怀揣着梦想,一路远方,过黄河,渡长江,略衡阳,浮于沅、湘,上黔东;北上燕、幽之地,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南涉百越、楚庭之地,足迹踏遍祖国的万里河山,听风触雨,问道圣贤,其间二十余载,初衷不改,勤奋笔耕,一颗赤子之心,在艺术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始终不敢忘故园。

    张继山,河南南阳人,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当代著名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致公党北京市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央企业青联常委,河南省青联常委,河南省南阳市人大代表,山东聊城市荣誉市民。因擅长画牛被誉为“真牛张”,现为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书画院副院长,中华孺子牛文艺志愿者服务团公益组织发起人,北京昌平区在京务工子弟学校名誉校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其名字和传略被载入《中国当代画家大辞典》一书。

    张继山先生自幼习画,痴情画牛,其作品或奔放或潇洒,笔下之牛形态各异,生动形象,能够准确传神的表现出牛的特点和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作为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才华,拥有情怀的画家,以其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潜心创作,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入生活,贴近人民群众,丹青绘出牛精神,画出中国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先生说:“张继山是当代展露头角的青年画家,他以画牛为题材,从他画牛的作品中,体现了几个方面:具有中国的文化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学思想观:具有意义性,这种意义正是面对当下浮躁而应倡导的一种踏实的精神:具有故事性,在我们生活中流传牛的故事较多,从而给人们一种情结的符号记忆:具有共情性,他的绘画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和诉求,以摄伏受众的心灵共鸣”。近年来他潜心创作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赞誉,特别是在贵州山区支教期间,把真善美播撒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别人奉献的同时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取到了艺术的真谛,让他受益匪浅。

    在执着追求艺术真谛的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时代责任感,热衷于公益事业敢于担当的艺术家。他在学生期间便开始参加志愿服务,走上社会以来利用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中。小学时,以一篇《牧牛图》在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高中时,创作了长达一百四十米的巨幅作品《千牛图》,1990年,为北京亚运会捐献巨作《斗牛图》,广为海内外媒体关注。就读中央美院时,用一年时间精心绘制长达十五长卷《九十七牛图》在中央,美术馆展出引起巨大轰动,成为该年度风云人物,2004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政委张文台上将率领解放军高级代表团出访外国,将张继山的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古巴元首卡斯特罗、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2005年他在河南民权县“中国画虎第一村”王公庄村设立工作室以来,义务指导农民画的创作,并担任北京昌平南七家村务工子弟学校名誉校长,带领孺子牛志愿服务团公益组织开展“一对一”、“大手拉小手”支教活动,由于张继山的突出成就,2003年以来。他连续多次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2008年他参加了“中国扶贫书画万里行”活动,历时四个月,行程三万里,走了十个省、两个直辖市,开创了内地扶贫书画的先河。2009年张继山《六十牛图》大型画展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并在郑州,重庆,太原,石家庄等地巡回展出,为新中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展并获奖,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美术刊物发表并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收藏展出。2013年以来他积极响应中国文联文艺支教活动,带领孺子牛公益组织志愿者服务团连续五年在贵州安顺岩腊乡山区做文艺支教志愿活动,积极开展文艺扶贫,为贵州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带去了甘霖和春风。2015年5月,与画家郑嵩山等人共同策划“南阳画家村”着力打造乡村文化,开办“爱心学堂”与艺术家们一道致力于乡村的振兴。

              访谈现场

            记者: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您是如何看待文化创新的?

                张继山:十九大胜利召开后,文化创新迎来了一个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气象。文化来源于生活,创新要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不泥古,创新不高源,文化的高度认同感是必要的,要深入基层,创作出符合时代,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因此文化创新赶上了好的时代,坚持文化自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让文化创新推向新的高潮。

    记者:作为当代的一名艺术家,您觉得文化应如何参与扶贫攻坚战中?

    张继山:文化作为引领是重要的,扶贫不仅仅要让人民物质生活富起来,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让群众过的充实而幸福。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时刻不忘使命,勇于担当,通过送文艺下乡,公益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动,用文化的力量绽放生活的美好,倾情助力扶贫攻坚战。

    记者:面对如今的艺术成就您有何感想?

    张继山:二十年前,我从南阳家乡背上行囊,踏遍祖国的万里山河,为追求艺术的真谛,在家乡父老乡亲的鼓励下,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毅奋进。无论是在繁华的京都,还是在孤寂的旷漠,无论是取得艺术成就的喜悦,或是工作生活的落魄失意,永远是家乡这个坚不可摧的根深深支撑着我走到今天。在艺术上的荣誉,应该归功于我的家乡。我要把对家乡的爱,用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回馈给父老乡亲,让家乡的群众们通过文化和艺术的力量,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只有在自己家乡建设好文化,才能真正完成我的初心,才能完成我的使命。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分为三部曲,首先从一个放牛的孩子到今天别人称我“牛画家”,从不会画牛到画好牛,从画好牛的外形到画好牛的神韵然后得到群众专家的认可此为第二部曲,从一个穷孩子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资助和关心,从理想到梦想的实现,到现在回馈感恩他人,奉献社会为第三部曲。人生的三部曲正如牛的精神一样韧性、无私奉献、犟劲踏踏实实的才能把学文做好,唱响无悔人生,书写好中国文化。

    记者: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您走进偏远的山区进行文艺支教帮扶,文艺支教对您的创作有何影响?

    张继山:心中的信仰,让我来到了高原地区,文艺支教让我取到了艺术的真谛。艰苦的环境,淳朴善良的民风民俗,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活泼可爱的笑脸都让我记忆深刻,深入边远地区种下文化的种子,只觉自己离生活更近了,更接近地气了,让创作更加有广阔的空间。更加了解农村孩子所需要的东西,积累下的东西为今后的创作更加完美打下来坚实的基础,丰富和饱满,积淀了宝贵的财富。更加坚定了我的艺术道路并且内生于心,不断激励前行,一路远方。

    二十多年来,继山先生执着地追求着文艺事业,钟情于绘画,痴迷画牛,在艺术的原野上驰骋纵横,用一颗赤子之心,黄牛一样的精神辛勤耕耘追求着艺术的真谛,继承开拓,弘扬大道,丹青画出牛精神,书写中国情。因此他的艺术作品含厚而苍劲,生动形象,作品中的牛或奔放或潇洒亦或深邃传神,将牛的踏实、倔强、韧性用流畅浑厚的笔法刻画都淋漓尽致,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常说:相由心生,文随心走,心声诉诸于文字,写成经典之作。继山先生将一颗善良的画心赋予作品之中,胸中真情绘出牛真正的精气神,人有其魂方能思想深邃,艺术亦如是,有魂的绘画和文字是让人为之动容的,也是为之震撼的,画心亦如作者之心,画风在另一层意义上也是作者人格魅力的彰显,处世之道的智慧。继山先生虽在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却一直不忘初心,淡然自若,笑看人生,怀君子之风,谦卑好学,逐梦前行,上下求索着艺术和生命的真谛。

    光影流年,岁月静好,一路如歌如诗,经风雨,听沧海。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淡定自若,观云卷云舒是一种心态,善水利万物而无私亦是上德也,天地生焉,孕育自然,造化奇观,皆顺其自然。生活的路,漫长而坎坷,时而风雨飘摇,时而淡定自若,时而辉煌灿烂,皆源于宁静致远的心态,怀揣一副大度的胸怀,挥洒在人生的路上,拥有一颗赤子之心,步履铿锵地前行在人生的征途中,人责任降在双肩,扛起担当的旗帜,扬起远行的风帆,奋然前行,让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在艺术的原野之上耕耘,放牧心灵。继山先生一生都将以黄牛的韧劲、踏实、执着的追求艺术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低调做人,实实在在去做事,放眼未来,你的格局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会有多大,让我们怀揣着梦想,一路前行,一路带着生活的真实,一路拥有诗和洒脱,珍存那一份永久的纯真,一路有你,一路远方。当我们回归到原点的时候,终将呈现生命里的最真实世界和岁月的静静流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继山:笔耕在艺术的原野上,放牧心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zm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