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话语气的重要性。
案例一:店里小姑娘小倩临时要请假,给我发了微信,我没看到就没回。晚上九点多我正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接到了她的第二条信息:到底可以不可以,能给个回复不?当时看到这条信息,觉得莫名其妙,心想:这妞也不知道是谁又惹她了,在发无名火呢?当即给她回过去:第一,我没有看到,咱俩当面你不能告诉我吗?第二,这种质问的语气对你的领导你觉得合适吗? 估计小倩收到我的信息也是蒙圈,因为过了半个小时,我收到了她的一篇小作文,先是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没有当面和我讲,再是解释自己没有质问,只是腰疼所以说话语气有点不太好,最后声俱泪下控诉我为什么要凶她…我的天呀,看的我好累也特别心塞,然后我又赶快发给她一篇小作文…就这样,忙碌到了将近十二点…
案例二:同事小白晚上值班,值班规定顾客走完才能下班,小白却提前下班了,然后前台电脑都没关,等到其他人下班去关水电时,发现电脑系统要更新,需要等着更新完才能关机。大家很生气,就打电话告诉了我。我就给小白发了微信:提醒所有前台人员,如果因为有事需要提前下班的话,请你把前台电脑关掉,今晚出现的电脑更新问题,谁付的了责任呢? 小白光速给我回了信息:我负责。我回:不好意思,你付不了。小白:那我辞职可以吧!!
看着她的信息,真是心塞啊,凭心而论我平时她真是上心之极呀,对她的收入是据理力争,对她的身体更是呵护备至,但是明明是她有错在前,我只是说了说她,怎么就上升到要辞职了呢?
后来,我们一起就这两个案例大家坐下来探讨。大家都说,反应那么大是因为信息传递出来的情绪和说话的语气,让看到的人非常不舒服,即便觉得自己有错,但是你的指责在先,已经为自己的错误受了你的指责,所以就不想再为自己的错误受罚了…
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大家不认同的不是道理,而是表达道理的语气!
所以,控制好说话的语气,信息中多加语气词,多加表情包,这样传达出来的信息更柔软,更有趣。遇人当面沟通中,语调要柔,面带微笑…
这可能就是:柔能克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