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育哲学●艺术
中国哲学史笔记(五)

中国哲学史笔记(五)

作者: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 | 来源:发表于2018-03-27 22:18 被阅读10次

    第十七讲:郭象

    *          郭象,字子玄,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太尉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州郡辟召,不就。常闲居,以文论自娱。后辟司徒掾,稍至黄门侍郎。东海王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遂任职当权,熏灼内外,由是素论去之。永嘉末病卒,著碑论十二篇。    ——《晋书·郭象传》

    *          玄学与庄子

    *          从山林到庙堂

    *          独化

    *          性与命

    *          玄冥之境

    *          名教与自然

    一. 玄学与庄子

    *          王弼的《老子》注

    *          阮籍的《达庄论》

    *          郭象的《庄子》注

    二. 从山林到庙堂

    *          “故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见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大宗师注》)

    *          “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齐物论注》)

    三. 独化

    1、自生

    *          “夫庄老之所以屡称无者,何哉?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在宥注》)

    *          “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知北游注》)

    *          “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迹,而亦终不得,则明物皆自然,无使物然也。”(《齐物论注》)

    2. 相因

    *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一物不具,则生者无由得生,一理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大宗师注》)

    *          “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足,死与生各自成体。”(《知北游注》)

    *          “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大宗师注》)

    四. 性与命

    1. 足性

    *          “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而大山不独大其大矣。”(《齐物论注》 )

    *          “性各有分,故知者守知以待终,愚者抱愚以至死,岂有能中易其性者也?”(同上)

    *          “夫物未尝以大欲小,而必以小羡大,故举小大之殊各有定分,非羡欲所及,则羡欲之累可以绝矣。”(《逍遥游注》) 

    2. 命、理

    *          “知不可奈何者命也,而安之则无哀乐,何易施之有哉?故冥然以所遇为命,而不施心于其间;泯然与至当为一,而无休戚于其间。”(《人间世注》)

    *          “其理固当,不可逃也。故人之生也,非误生也。生之所有,非妄有也。天地虽大,万物虽多,然吾之所遇,适在于是,则虽天地神明、国家圣贤,绝力至知,而弗能违也”。(《德充符注》)

    五. 玄冥之境

    *          “玄冥”是《庄子》书中原有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郭象对”玄冥”的解释与《庄子》有所不同,他说:”玄冥者,所以名无而非无也。”(《大宗师注》)

    *          “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影子外的虚影),未有不独化于玄冥之境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此天地之正也。”(《齐物论注》)

    *          “人之所因者天也,天之所生者独化也。人皆以天为父,故昼夜之变、寒暑之节,犹不敢恶,随天安之,况乎卓尔独化,至于玄冥之境,又安得而不任之哉?既任之,则死生变化,惟命之从也。”(《大宗师注》)

    六. 名教与自然

    *          “夫仁义自是人之情性,但当任之耳。恐仁义非人情而忧之者,真可谓多忧也。”(《骈拇注》)

    *          “夫仁义者,人之性也。”(《天运注》)

    *          “牛马不辞穿落者(即络马首,穿牛鼻),天命之固当也。苟当乎天命,则虽寄之人事,而本在乎天也。”(《秋水注》)

    七. 思考

    *          谈谈郭象的独化论思想?

    *          郭象关于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          性与命在郭象哲学中有什么不同?

    第十八讲:慧远与僧肇

    *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          因果学说

    *          神不灭论

    *          不真空论

    *          物不迁论

    *          慧远,生于公元334年(东晋成帝咸和九年),死于公元416年(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他是东晋最博学的佛教学者道安的弟子。据《高僧传》记载,慧远”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对儒、道经典有很深的研究,以后又随道安出家研究佛教理论。他离开道安后,长期住在庐山,聚徒讲学和翻译佛经达三十余年。同时,慧远虽然居住庐山,但广交达官贵人,因此他的影响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深入宫廷。他的主要著作有《沙门不敬王者论》、《明报应论》、《三报论》等,后来收集在僧佑编辑的《弘明集》中。

    一.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

    1. 佛学的传入

    *          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的出现。

    *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为”、”息心去欲”。

    *          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后汉记》)。

    2. 六家七宗

    (1)六家

    *          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

    (2) 七宗

    *          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心无宗、识含宗、幻化宗、缘会宗

    *          一者释家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详此意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此与方等经论什肇山门,本无异也。

    *          次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

    *          次支道林著《即色游玄论》,明即色是空,故言即色游玄论。

    *          第三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

    *          第五于法开立识含义。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今之所见群有,皆于梦中所见。其于大梦既觉,长夜获晓,即倒惑识灭,三界都空。

    *          第六壹法师云:世谛之法,皆如幻化。是故经云:从本以来,未始有也。

    *          第七于道邃明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谛。(《中观论疏》)

    二. 因果学说

    1. 明报应论

    *          无明为惑网之渊,贪爱为众累之府。二理俱游,冥为神用。吉凶悔吝,唯此之动。

    *          失得相推,祸福相袭。恶积而天殃自至,罪成则地狱斯罚。此乃必然之数。

    *          心以善恶为形声,报以罪福为影响。本以情感,而应自来,岂有幽司?

    2. 三报论

    *          一曰现报。现报者,善恶始于此身,即此身受。

    *          二曰生报。生报者,来生便受。

    *          三日后报。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三报论》)

    三. 神不灭论

    *          首先,慧远认为,”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这是反对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把精神也看做一种物质性的”精气”,从而认为”精粗一气”、”神形俱化”的理论的。他认为,神不是物质性的东西,”夫神者何邪?精极而为灵者也。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沙门不敬王者论》)

    *          其次,神既然是不灭的,那么神是如何从一个形体转到另一个形体中去的呢?慧远认为,这就像火传给薪一样。他说:”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          僧肇,生于公元384年(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死于公元414年(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他是当时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大弟子之一,是东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佛教理论家。他对当时在中国流传的大乘空宗和魏晋玄学各派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各派的理论都不够彻底,还不能充分和正确地表达佛教大乘空宗所谓”空”的基本理论。因此,他从更彻底的大乘空宗立场,对佛教和玄学各派理论进行批判性的总结,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有:《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等,收集在《肇论》一书中。

    四. 不真空论

    1. 根据佛教“缘起”说(“缘”指各种条件)的理论证明物的“非有非无”。

    *          若有不能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2.从哲学上常讲的”名”“实”关系来说明万物的”不真”。

    *          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五. 物不迁论

    1. 即动以求静

    *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

    *          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 各性住于一世

    *          言往不必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

    *          人则求古于今,谓其不住。吾则求今于古,知其不去。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于一世。

    六. 思考

    *          谈谈慧远的因果学说。

    *          僧肇是如何论证“物不迁”的?

    *          谈谈僧肇的“不真空论”。

    第十九讲:道教哲学

    一. 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

    *          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

    *          葛洪与抱朴子

    *          陶弘景

    *          唐代的老子注

    1. 太平道

    *          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后汉书·襄楷传》

    *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 ……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2.五斗米道

    *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称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疾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      ——《三国志·张鲁传》

    二. 葛洪与抱朴子

    *          畅玄

    *          守一

    *          形神

    *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生于公元284年(晋武帝太康五年),卒于公元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年八十一;一说生于公元283年(晋武帝太康四年),卒于公元343年(晋康帝建元六年),年六十一。葛洪生于一个笃信道教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葛系是三国时孙吴的大鸿胪,父葛悌是西晋的邵陵太守,叔祖父葛玄则是三国时著名的道教徒。

    *          葛洪的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论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等道教理论和道术;外篇五十卷,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等,属儒家,是政治伦理方面的著作。

    此外,葛洪尚有《神仙传》、《枕中书》、《隐逸传》,以及有关医药等方面的著作多种。

    1. 畅玄

    *          玄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即所谓”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畅玄篇》)。

    *          “玄”的作用是神通广大的,”乾以之高,坤以之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同上)。

    *          天地万物也是由”玄”中孕育产生的。所以,他又说:”胞胎元一(元气),范铸两仪(天地),吐纳大始(万物形成之始),鼓冶亿类,回旋四七(二十八宿,即列星),匠成草昧。”(同上)

    2. 守一

    *          葛洪认为,要守住”玄”或”道”,也就是要守住”一”。”一”也就是”玄”和”道”。他引《老子》形容”道”的一段文字说:”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谓也。”(《地真篇》)

    *          在葛洪看来,”一”是最真实的本体,所以”守一存真”,他也称为”守真一”。他认为,对于”真一”如果能”守之不失”,则可以”陆辟恶兽,水却蛟龙,不畏魍魉、挟毒之虫,鬼不能近,刃不敢中。此真一之大略也”(同上)。

    3. 形神

    *          葛洪有时把形、神关系比喻为”堤”和”水”,”烛”和”火”的关系。如说:”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方之于烛,烛縻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至理篇》)

    *          葛洪虽然认为形神是互相依靠的,而又强调所谓”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同上),把形说成要依赖于神才能不朽不疲,从而又强调了神比形更为重要。

    三. 陶弘景

    *          陶弘景,南朝梁代人,生于公元456年(刘宋孝建三年),死于公元536年(梁大同二年)。他是一位与国家政治有着密切联系的道士。他在梁武帝肖衍夺取齐王朝政权时,曾派弟子向肖衍进表支持,表中援引图谶,说明天下必归梁,得到肖衍的赏识。梁武帝接位后,每逢国家有征讨大事时,常派人去茅山向陶弘景咨询,因而陶弘景有”山中宰相”之称(见《南史·陶弘景传》)。

    *          他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在茅山道观中,建有佛、道二堂,提倡佛、道双修。他在《真灵位业图》一书中,按照儒家所倡导的世俗社会的等级秩序,建构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说:”虽同号真人,真品乃有数;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级千万。”

    *          陶弘景还在《真诰》一书中,构建了一套所谓”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甄命援第一》),即道生元气生天地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想。

    四. 唐代的老子注

    *          成玄英

    *          王玄览

    *          司马承祯

    1. 成玄英

    *          成玄英字子实,生卒年不详,为唐太宗至高宗时人。他的著作很多,据《新唐书·艺文志》载,传世的著作有《老子注》、《庄子疏》。《庄子疏》收入《道藏》中,清人郭庆藩著《庄子集释》中,录有成玄英疏全文。《老子注》久已佚失,近人蒙文通从《道藏》中辑出其佚文,题为成玄英《老子义疏》。

    *          “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既不滞有,亦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 ……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行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于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老子》一章疏)

    *          “夫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以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者也。”(《老子》一章疏)

    2. 王玄览

    *          王玄览原名晖,生于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死于公元697年(武周神功元年),年七十二。他的主要著作有《玄珠录》。在王玄览看来,这个不生不灭、万物众生的本体———”道”,并不在人心之外,而就是人心中具有的”道性”。修道不应外求,而应当内求。所以,他所讲的”道”生万物,也就是”心”生万物。他说:”空见与有见,并在一心中,此心若也无,空有当何在?……是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

    3. 司马承祯

    *          司马承祯字子微,生于公元647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死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年八十九。他是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的四传弟子(陶传王远知,王传潘师正,潘传司马承祯)。他的主要著作有《坐忘论》等 。 司马承祯在道教中,不注重炼丹、服食、变化等道术,而提倡静修正心。”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五. 思考

    *          道教是如何形成的?

    *          论述葛洪的主要思想?

    *          唐代道教有那些代表人物?

    第二十讲:隋唐佛教

    *          天台宗

    *          唯识宗

    *          华严宗

    *          禅宗

    一. 天台宗

    *          止观

    *          一念三千          天台山

    *          一心三观

    *          无情有性

    1. 止观

    *          “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2. 一念三千

    *          所谓”一念三千”,一念即一念心,三千即指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智顗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衍止观》卷五上)这是说,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中,这是因为”三千同一性故”,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3.一心三观

    *          所谓”一心三观”,即是说一心能观空、假、中三谛。这是智顗根据印度龙树的《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的所谓”三是偈”思想发挥而来的。智顗说:”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谓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摩衍止观》卷五上)

    4. 无情有性

    *          故知经以正因结难,一切世间何所不摄,岂隔烦恼及二乘乎?虚空之言何所不该?安弃墙壁瓦石等邪?故知一尘一心——即一切生佛之心性。(《金刚鈚》)

    二. 唯识宗

    *          八识

    *          种子学说

    *          三性

    1. 八识

    *          阿赖耶识

    *          末那识

    *          了别境识:眼、耳、鼻、舌、身、意

    2. 种子学说

    3. 三性

    *          一是”遍计所执性”,是指人们普遍地对万事万物分别计较,视一切事物为各有自性差别的”实我实法”的世俗认识,其实这些事物都是不真实的。

    *          二是依他起性,是说万事万物皆是依赖心识而生灭,是虚幻不实的。

    *          三是圆成实性,是指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错误之见,认识到”我”、”法”两空,由此而显现出真如实性。

    三. 华严宗

    *          六相

    *          四法界

    1. 六相

    *          总相  别相  同相    异相  成相  坏相

    2. 四法界

    *          理法界

    *          事法界

    *          理事无碍法界

    *          事事无碍法界

    四. 禅宗

    *          渐修与顿悟

    *          本性即佛

    *          无念、无相、无住

    1. 渐修与顿悟

    神秀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2. 本性即佛

    *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

    *          “本性是佛性,离性无别佛。”(同上)

    *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同上)

    *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同上) 

    3. 无念、无相、无住

    *          在慧能看来,”顿悟成佛”,在修行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这就是”无念”。他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同上)

    *          “无住”(不执著)是说,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念过即过。

    *          “无相”,是说”外离一切相”,心中不执著于事相上,不是说,不同事物相接触。

    五. 思考

    *          谈谈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

    *          八识包括那些内容?

    *          谈谈华严宗的“四法界”?

    *          谈谈禅宗对于佛教的变革。

    第二十一讲:经学与儒家     

    *          五经正义

    *          韩愈

    *          李翱

    *          儒家与佛教

    一. 五经正义

    *          孔颖达奉唐太宗之命主编《五经正义》,旨在统一南北朝经学的异说纷纭。书凡一百八十卷,《诗》用毛亨传、郑玄笺,《尚书》用伪孔安国传,《春秋左传》用杜预集解,《礼记》用郑玄注,《周易》用王弼、韩康伯注,皆由孔颖达撰定义疏。

    二. 韩愈

    *          道统

    *          辟佛道

    *          性三品说

    韩愈,字退之,生于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卒于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唐代科举出身的新官僚,古文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我国古代有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他的著作有《韩昌黎集》,其中《原道》、《原性》、《与孟尚书书》和《谏迎佛骨表》等,代表了他的哲学思想。

    1. 道统

    *          韩愈认为儒家思想在历史上有一个传授系统———”道统”,由尧舜开始,传于周公、孔子,孔子又传给了孟子,但孟子以后就不得其传了。

    *          韩愈所提倡的”道统”,从其内容来说,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不过他也作了一些新的解释。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原道》)

    2. 辟佛道

    *          韩愈自认为,他在文化思想上的任务是排斥佛教和道教,以恢复儒家的地位。他说:”释老之害过于扬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

    *          韩愈指责僧侣和道士说:”以其诳丐渔利,夺编人(民)之产。”(《太原王公墓志铭》)

    3. 性三品说

    *          韩愈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上品的人性是善的,生来俱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品性;中品的人性可善可恶,五种道德偏差不齐;下品的人性是恶的,五种道德都不具备。他还认为,人不仅有性,而且还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情也有三品:上品的,七情发作都合乎中道,没有过和不及;中品的,七情发作,有的过多,有的过少;下品的,七情发作或者都过多,或者都不及。每一品中的情和性,都是互相配合的。

    三. 李翱

    *          性善情恶

    *          复性说

    李翱,生于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公元841年(唐武宗会昌元年),是韩愈的学生,也是唐中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同样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有《李文公集》,主要的哲学著作有《复性书》。

    1. 性善情恶

    *          李翱继承了韩愈的说法,认为人有性和情两方面。但是,他却认为性和情是对立的,性是善的,情是恶的。他说:”性无不善”,”情本邪也,妄也”。(《复性书》中)

    *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复性书》上)

    2. 复性说

    *          “弗虑弗思,情则不生”(《复性书》中)

    *          “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同上)

    四. 儒家与佛教

    *          韩愈与佛教

    *          李翱与佛教

    *          柳宗元与佛教

    *          刘禹锡与佛教

    五. 思考

    *          论述韩愈的“道统”学说。

    *          论述李翱的“复性”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笔记(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ai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