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瀑布》知识点+同步练习

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瀑布》知识点+同步练习

作者: 大大大郭哥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00:45 被阅读0次

课文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  1894—1988,本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多音字

屏bǐng(屏气)píng(屏幕)

转zhuǎn(转身)zhuàn(转动)

三、近义调

景象一景观  仰望一仰视

忽然一猛然(突然、骤然)

四、反义词

伟大一渺小  仰望一俯视

五、理解词语

屏:遮挡的意思。

景象:现象;状况。

仰望:抬头向上望。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六、积累词语

AABB: 叮叮咚咚  淅淅沥沥

ABAB: 哗啦哗啦  啪啦啪啦

ABB:  凉丝丝    甜蜜蜜

AAA:  咚咚咚    滴滴滴

七、问题归纳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

2.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仰望”说明瀑布是从很高的地方倾泻下来的。没风和有风时瀑布的样子是不同的。没风时像“珍珠的屏”,有风时“如烟、如雾、如尘。”

八、课文主题

《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九、课后习题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说说瀑布美在哪里。

瀑布美在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美在色彩: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美在形态:像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2.在这首诗中,作者是怎样写瀑布的声音,又是怎样描绘瀑布的景象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说明声音时而急,时而轻缓。

描绘瀑布的景象,先从远看“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再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3.读下面的诗句,选一组加点的词写句子。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好像…又像…:春雨好雨像牛毛一样,又像银针一样。

如……如……如:天上的白云如一只只绵羊,如一匹匹骏马,如一个个的白色帆船。

同步练习

一、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屏 一(  )松 一(  )风

一(  )烟 一(  )雾 一(  )诗

一(  )花 一(  )船 一(  )城

二、按要求写句子。

1.用“好像……又像……”写一句话。

                       

2.仿照课文,补充完整句子。

如    如      如        。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1)贝多芬真刻苦呀!

                       

(2)这儿的景色好秀丽呀!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画上“√”。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1)把衣被等物折起来 ( )

(2)一层加上一层,重复地堆着。 ( )

2.千丈青山像一座珍珠的屏。

(1)挂在墙上分条的字画。 ( )

(2)挡风或分隔房间的家具。 ( )

(3)指像屏风那样起遮挡作用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

四、先写出词语,再填空。

1.积累“看”的词语

仰望                 

2.我(    )远方的村庄,在大雾的笼罩下已经一片模糊。

3.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我(      )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思

绪万千。

五、课后反馈填空。

1.《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瀑布》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

2.作者从瀑布的声、形、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瀑布_    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一(块)屏 一(棵)松 一(阵)风

一(阵)烟 一(团)雾 一(首)诗

一(朵)花 一(只)船 一(座)城

二、1.远处被风吹弯腰的柳树好像一个垂首弄姿的小姑娘,又像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奶奶。

2.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3.(1)真刻苦呀,贝多芬!

(2)好秀丽呀,这儿的景色!

三、1.(2)一层加上一层,重复地堆着。 (√)

2.(3)指像屏风那样起遮挡作用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

四、1.观望  注视

2.眺望  3.仰望

五、1.《瀑布》的作者是叶圣陶。《瀑布》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

2.作者从瀑布的声、形、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瀑布雄伟壮丽的特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瀑布》知识点+同步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cf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