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搬家,所以整个周末的时间都花费在了收拾房间上了,一大早起床开始收拾,经常一抬头就下午了。作为一个「这个世界上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的吃货,一整天都没有吃饭,竟然也不觉得饿(不过,在我意识到这件事的一刹那,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我发现当你做着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时,就很难去留意周围的变化,甚至是自己的生理变化。我想起以前每个周末都在「沉浸于害怕时间过得太快」中荒度,这个周末却过得异常平静,这让我不禁想要思考下原因。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时,老想休假,真正到休假时,又不知道去哪里玩,想好了去哪里玩,又担心出行难度,结果在睡懒觉和追剧中耗费掉一半的时间,剩下的就是无聊。往往到了周日晚上,回想被自己荒废的周末追悔莫及,惊呼周末过得太快了,自己什么都还没做,就过完了。
这是社会心理学上常见的现象,究其原因:我们往往受外界干扰,而忽略自己内心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在面临外界多种选项时,我们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选起,这种纠结心理会浪费掉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我们一事无成。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给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发送随机消息,让他们记录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并主要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你觉得心情怎么样?你想的事情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想的事情是愉悦的、令人不快的还是中性的?
来自83个国家的约5000名志愿者参与了这项研究,基于这项研究数据,心理学家发现:人们脑袋里想的常常不是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人们在醒着的时候大约有47%的时间在做白日梦,做白日梦能让人们回忆过去,计划未来,甚至想象从未出现过的事物,这种幻想可以激发创意和灵感,但这种认知上的收获是以情绪损失为代价的,不论你的幻想是令人愉快的、偏中性甚至是负面的,都不如专注于你手头正在做的事,更让你快乐。
所以,结论是:无论工作还是休息,当人们心里想的事情和做的事情是一致的时候,感受才是最快乐,也是最充实的。
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写自己的朋友A是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在一般人眼里,或许A就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对工作极其认真,对自己极其负责,常常深夜加完班回家还要熬夜写剧本,写到凌晨三四点,可即使努力如他,还常常说自己还不够努力,自己的成长太慢了。被问到为什么没有梦想还这么拼命?A说,如果有一天他成功了,一定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明确的目标,而是他做的都是他心里想做的事,并且把它们做好了。
我不能说,成熟就一定在做对的事情,但成熟的标志是你开始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开始慢慢去遇见自己。
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我们只有遇见过自己,也才能明白今天的自己就是过去思考的每一个问题,做的每一件事情,吃的每一口食物的堆砌。在「见自己」的阶段,先要做到想要做的自己,然后才可能有机会去经历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