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读《红楼梦》,读到宝玉和姑娘们一起起诗社的故事。
作者真的很有才,利用不同的诗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宝钗的诗,湘云的诗,黛玉的诗,宝玉的诗,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以菊花作诗,竟然可以做出不同的境界来。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菊影,菊梦,残菊。
诗中的比喻更是有妙处所在,也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理解的内容。诗中借鉴很多古书的典故,放在此处,却妙趣横生。比如,林黛玉的这首《菊梦》,今天跟大家分享,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第一句比喻梦境的清雅不俗,第二句引用“庄生晓梦迷蝴蝶”,第三句则“睡去”句——意谓菊花依恋地随着鸿雁南归而入梦。第四句,把恋恋不舍,幽怨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这种幽怨又恋恋不舍的情感,放在林黛玉身上非常的巧妙。
一个菊花,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色彩,最终林黛玉夺魁,薛宝钗随后。
感兴趣的人可以把《红楼梦》的以“菊”为诗拿来细细品读。大观园里的人,处处出彩,饱读诗书,令人敬佩。仔细想想,应该是作者满腹经纶,令人钦佩。
细细想来,红楼梦值得多次阅读,每一个章节,甚至主角的每一个小动作,每一句话,都在表达人物的形象。
篇幅有限,以“菊”为诗,值得认真品读。详见《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