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阅读大地
文:我是素颜
十几二十岁时就看三毛的书,二十年过去了,还喜欢看。以前

看时,只看到了浪漫,现在再看,看到了懂得。
在《流星雨》当中,有一篇演讲文《阅读大地》,如果放在之前,一本书看过仅仅是看过了,或者也会被其中一句话触动。而今,似乎大有不同,就比如这个题目,和文中所言内容,仿佛全然懂得了,明白了,也有文思涌动,要一吐为快。
用浅显一点的话说,身边事,脚下的路就是富足的大地,滋养的我们的眼晴、心灵、思想,时时刻刻给我们提供着成长的素材,不是仅对写作的人而言,对所有的人而言,都是有益的事。只是我们大多不觉察罢了。
之前听来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生要勤工俭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小饭店,可以试工一天。老板看他干活挺利落,有心留用。检查了一下小伙收拾的厨房,洗碗池里还有异物。让小伙子把池子里也冲洗一遍,小伙很仔细,把沿壁上的菜叶和饭菜残渣都清理到手中,而后全扔到碗池中的下水过滤口。一个动作让老板放弃了雇用他的念头。
这个故事时刻在脑中盘旋,特别是洗碗后,清理下过滤网时就会想起,感觉小伙的最后一扔,怪有意思。他也不见得是偷懒,估计是傻乎乎地以为水都能冲走吧。

今日也发生一个“事故”,车后胎没有气了,勉为其难骑到了门市上,充了足足的气,只听得“哧哧″地冒着风,手凑上去还有凉气。急匆匆骑上到外找补胎处。幸亏不远处就有一个开着专门修理电动车的门面。
修车师傅把车放倒,剥开外胎,用手指在里面过了一遭,摸到一处硬物,是一丁点钢针,不过半个指长,细细尖尖的。从里面拔,有勾,拨不出来。拨出后,师傅随手扔进了旁边的工具箱里。
给轮胎充满气,“哧哧″冒气,没往水里验,直接开补。以前师傅们补胎是用挫刀的,在针孔周围挫一个圆,表皮被挫咕噜皮了,有了摩擦力,补胶好粘。现在更高级了,师傅用上了电家伙,呜呜地鸣叫着自动摩擦着。

补好以后把轮胎装上车轮,充气时还有异样,还能听得见出气声。省了一步验水,就出现了问题,师傅只得重新把轮胎取又过水,有一处一头一个冒着水泡泡。这无疑是我的缘故,明知轮胎没气,还骑行,才使得一个窟窿变成了三个。后面的责任就在师傅了,本来一次打开轮胎,按正常程序先过过水,就能找到三个窟窿,图省事少了一个程序,结果,不得不打开轮胎,费了二次功夫。
第二次补胎时,我没有再观察,坐在一辆电动车后椅上,看三毛的《流星雨》,听修车师傅和一位也是过来修车的熟人女士聊天。他讲某人懒得赚补胎的三元两元,有人过去补胎,他就打劝换个新轮胎。还有一个人,老板让他开着小三轮到货运站看看货回来没。他很快空车回来报告:回来了九件。

坐着正看到《阅读大地》一文,闻听补车师傅的冷笑话,也不禁哑然失笑。三毛在文中说:阅读大地,终其一生!你家的一条巷子有春夏秋冬,月亮阴晴圆缺,你都看不完你的巷子。今天你家门口停的是黄汽车,明天停的是蓝汽车。今天下雨的时候你家里有一块煤,明天天晴的时候它没有了。终其一生,你家的一条巷子你看不完,一个台北市你当然也看不完,整个台湾你怎么看得完?但我们还不满意,说我要出国去走一走,是不是?
眼前的事我们都看不完,还用看哪里。好好体味一下,事事都是事,很有嚼头,只不过我们发现不了而已。当下,爱好写作的自己,从蔡澜随心所欲,吃喝拉撒都可成文的文字里,从三毛阅读大地发现中,似乎更通透了,这活生生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滋养着我们,让我们从生活琐事当中体悟,活得通透,可明事理,可懂人性,可做文章。
此悟,此得,实实妙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