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个连续解决问题的过程。
害怕出现问题,害怕面对未知是人之常情,但是,矛盾的地方就在于,只有在重大的问题和挫折上,我们才能看见自己的认知盲区和提升空间。
All life is problem solving,总结得越是简单,过程往往相当惨烈。到最后发现,人只能改变自己,爱惜自己有且只有一个的脑袋和身体,决定好时间和金钱投入的方向,好好学习,抬头看路。
捷径与谬误并存。我们喜欢由经验外推,我们喜欢从关联中定因果,我们喜欢可想而知。看完《暗时间》的博客,立马想买下纸质书,常翻常新。虽然还有很多概念并没深刻理解,但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思考力度和认知维度的缺陷。
心理思维,是很重要的打底读物。
思考时间比较多的人,心理年龄往往更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熟,如果一个人时刻都在加强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理解,那么这些思考的能量就会塑造出新的习惯或者行为标准。锻炼思维能力,就是不断地迅速进入状态,并且延长这一状态的时间。
时间,并不是投入了就是有效的,和浓度,密度和效率有关。结合看书的经历,看10本书,每一本里都有那么一两句良言,慢慢受益的确不错;但是,如果刚好选了那么一本书,看了10遍,不断地集中刷新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脑袋里的产出效率是不一样的。所以,真心想学的,想做的事情,时刻放在大脑里,时刻给予最高的优先级,让投入的时间真正等于实际的流逝时间。
别人表面花的功夫未必就那么少,自己以为花的时间也不见得实际高效。
记忆只是一个起点,从记忆开始去深入推理一个事务,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是自己的思维时间—暗时间,想不通的地方,吃饭的时候想一想,睡觉之前理一理,刷牙的时候顺一顺,说不定梦里就有了答案,这些时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日积月累是可以产生巨大效应的,类似于你的潜意识自己会不断地搜集材料,然后展现出一幅理解图像。
有的时候,当我们积极搜寻答案或者搜寻答案的时候,往往一无所获。但是,当我们放松下来之后,做一些不动脑子的常规活动的时候,答案却自己出现了。
这个角度看,如果当下所做的事情是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展开,一天中不断切换的任务最后是可以联结融合的,那么持续地保持这样的高效作息,应有所成。
网友评论